今天和大家谈一部中国台湾电影《52赫兹,我爱你》,2017年6月份在大陆上映,从上映到下线不温不火,几乎没有看见什么宣传,我也是因为本片导演是魏德圣才看的,魏德圣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中国台湾导演,高中的时候因为《海角七号》开始关注他,大学的时候看《赛德克•巴莱》彻底成为他的影迷,个人观点魏德圣的导演水平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知名导演,但不知是《赛德克•巴莱》口碑爆棚票房惨淡的影响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魏德圣自2011年《赛德克•巴莱》之后一直没有电影作品,直到6年后才等到这部《52赫兹,我爱你》。
虽然一直期待魏德圣的新作,但看到本片的类型是歌舞片,不禁打了个问号,歌舞片在中国一直没什么市场,像大导演陈可辛的《如果爱》、杜琪峰的《华丽上班族》,音乐天才周杰伦的《天台爱情》都没能在电影市场掀起什么风浪,虽然相信魏德圣的能力,但还是为他捏了一把汗,果然,看完电影后之后我的担心应验了,这部电影也注定也不会掀起什么波澜。
电影讲述情人节这一天里爱情世界里的百态众生:期待爱情却又怕受伤的花店女孩,西点店里暗恋别人的男孩,为了爱情饱受生活压力的恋人,受世俗羁绊的中年单身人士、希望得到祝福的同性情侣…最终都有了圆满的结局。
电影全片用音乐贯穿,很清晰的交代了人物背景,很流畅的推动了剧情发展,但是全程的歌曲仍旧给人一种尴尬的感觉,剧情没有什么新意,演员的表演中规中矩,如果说亮点的话我认为有三个,一个是本片依旧保留了台湾电影一贯的小清新风格,并且有几处搞笑的对话很有意思。
其次是《海角七号》演员的客串,范逸臣、田中千绘、马念先、林晓培,勾起了当年的回忆,给人一种感动。
最后一个亮点就是刚刚在《妖猫传》里美爆的“杨贵妃” 张榕容,本片中再次帅炸。
本片虽然谈不上成功,但是魏德圣能尝试歌舞片这个类型还是值得肯定的,在中国这个看似火爆但还不够健全的电影市场,歌舞片对观众来说仍旧很陌生,特别是我们这个严肃、拘谨、天性不够解放、极其缺乏音乐和舞蹈细胞的民族,歌舞片缺少生长的天然土壤,要想拍出高质量并且能得到大家喜爱的歌舞片电影,中国的导演和观众都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人把本片比作台湾的《爱乐之城》,我不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什么目的,但我原意把这句话当作一种希望,虽然差距很大,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拍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爱乐之城》。
很难想象心怀沧海情系桑田的魏德圣能够拍出这样一部电影,《52赫兹,我爱你》轻松且欢乐,亲切且动听,就像是台湾原著民的性格,开朗、乐观、善意、敏感,就像淡淡的雨天,感觉有点忧郁,但是随时都会放出蓝天和彩虹,每一秒都酝酿着爱与生命的力量,从第一场戏,庄鹃瑛饰演的花店女孩唱着歌拉开情人节的序幕,感觉魏德圣已经不是魏德圣了,而是被丘比特附体了。
影片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台北的普通人,开花店的女生和风韵犹在的小姨,做婚礼执行的女白领和沉迷于音乐梦的男友,面包店里的宅男和不苟言笑的师傅,一对一定要参加集体婚礼的同性情侣,在情人节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或者孤单着,期待着爱情的降临,或者恋爱着,希望拥有一个完美的情人节,而在人潮人海中,他们彼此交错、碰撞,擦出了人生中不同以往的火花。
每一个人都那么亲和可爱,每一首歌都优美动听,其中比较难忘的应该是两位实力派的音乐人,庄鹃瑛饰演花店女生,虽然已经33岁还是单身,表演和歌声同样甜美,看似有点小情绪,却没有一刻放弃对爱情的憧憬,藏不住的少女心,街头暴虐小安的戏码,简直是甜炸;极有喜剧天赋的原著歌手舒米恩姜圣民也非常出色,一首“DoRe没有Sol”简直是表达喜怒爱乐皆适宜的平民神曲,在雨中跳跃,在车顶为恋人献上全世界最好的星空,这些戏份也是浪漫爆棚,男友力爆表。
还有张榕容灵光一闪,帅气得让男女观众都会怦然心跳,影片中这个角色的出现,以及开场出现的老翁,也体现了影片的现实情怀,不仅是宅男剩女,对老年群体和同志群体表达了足够多的祝福,张榕容说我们只是想接受一份祝福而已。
陈玫希说把你们安排到前排中央的位置,接受最多的祝福可以吗?
特别的暖人心。
可能会有观众联想到了早前被引进的奥斯卡多个奖项作品《爱乐之城》,其实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爱乐之城》是打着爱情的名义为虚无的美国梦做无病呻吟,两位主演很动情,但音乐、摄影、叙事都过于炫技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很难产生成共鸣,而《52赫兹,我爱你》恰恰相反,通过一群优秀的歌者和演员,演出普通人的生活,唱出普通人的心情,就像曾经台湾流行音乐一样,并没有美国的音乐更高水平,却更能够深入人心。
就像前面已经说过的,告别了《海角七号》的历史思考,《赛德克巴莱》的宏达与悲怆,魏德圣新片《52赫兹,我爱你》调集了一班台湾当下最具活力的乐坛新面孔,用他们的音乐,以及音乐内涵中最温馨人心的人文关怀来创作这部电影,给整个华语影坛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能量。
影片整体的气质非常年轻化,却也不乏向经典致敬的有趣桥段,包括林庆台、范逸臣、田中千绘、马念先、民雄、马如龙、林晓培,魏德圣前两部作品的老将都来了,一起用精彩的演出让影片有了一种重入“海角七号”宇宙的感觉,其中姜圣民推电车的时候嘟囔着:TMD台北,我为什么不敢摔吉他,让人想起曾经的经典画面,不由得感到被连通了现实与回忆,眼前的银幕豁然开朗。
May every jack has his Jill魏德圣在我心中是神一样的导演,曾经在大学时期把《海角七号》看了6遍,仅次于看了8遍的05版《傲慢与偏见》。
在发表课上用日语静静给同学读给友子的信,在通宵KTV里大吼无乐不作,在没钱的穷学生时代憧憬着有一天去看海角七号的台南美景。
夏天的夜晚、海边闪烁的星光、海浪声、相互依偎取暖的人,过往逝去不得已的爱情,那是我心中最美的台湾爱情小品。
这个夏天,魏德圣带着又一爱情力作《52赫兹,我爱你》来了,不同于《海角七号》的台南风,《52赫兹,我爱你》是在向台北这座城市致敬,是平凡人的爱情与都市的相处方式。
52赫兹,是最寂寞的声音,一只“曲高和寡”的鲸,独自在北太平洋徘徊了二十余个寒暑,却没有来自一个同伴的回应,因为它是那么不一样,无法发出同类20赫兹的声音。
可“52赫兹”的人们呢,会不会也像寂寞的鲸鱼,在冰冷的海底无人问津。
初看到片名中的“52赫兹”,以为是走心稍带阴郁的文艺片,结果却像极了屋外的好天气,意外的热情似火。
魏德圣总能用镜头把台湾人的日常刻画得特别精准,亲切又活力,那是只属于台湾人自己的调调,令人产生共鸣又些许心动。
《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魏德圣的每部电影都风格迥异在不断挑战自我,这次影片也不例外,大胆尝试了音乐元素,让复杂的好莱坞式音乐喜剧与台式小清新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影片由形形色色的爱情故事线组成,两个孤单年轻灵魂的不期而遇,剩男剩女对“嫁给爱情”的坚守与执着,面对经济压力而产生隔阂的恋爱伴侣,同性伴侣不顾世俗眼光的携手同行,一部电影包罗了现代社会里所有真实爱情写照,而能在不同时间点触动一个人、一群人,成为影片最大的妙处。
拥挤忙碌的大都市,现实与物欲,而你我只是个身处钢筋水泥森林的小人物,在现实中辛苦着,抱持着渴望爱情又怀疑爱情的矛盾。
导演选用了乐团里的平凡亲民面孔作为演员,看到他们像是看到自己或是朋友,主角的故事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心路历程。
霓虹初上觥筹交错,人和人之间似乎说了许多话,可究竟又有多少会被人真心听到,被人认同。
自我始终都是一个深渊、一座孤岛,我们每个人都是城市海洋里那只52赫兹的鲸鱼,爱情是天上的月亮,那么近又那么远。
影片总共用了17首歌曲来唤醒我们对爱情的希望,主角在音乐中快乐着,也在现实中辛苦着,笑中带着一丝苦涩,起伏跌宕的人生渐入佳境,在甜蜜的爱情中归于平静走向圆满。
影片一直在不遗余力得给我们打着鸡血,告诉我们不论你平凡还是异类,爱着男人还是女人,总有人穿越熙熙攘攘的人群找到你、发现你并且爱上你。
影片中所涉及的同志题材正呼应当下台湾的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让52赫兹的孤独多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灵气,每一个孤单的声音都值得被听到,每个孤单的灵魂都值得被爱。
“May every jack has his Jill.”是句有意思的英文,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影片中还有一句深深触动我的歌词,“我是只鲸鱼,在大海里捞风的心思。
”
起初只是因為關注的音樂人有主演這部電影而密切關注著,很幸運地在去年平安夜 帶上最喜歡的朋友 在台北看了正式公映前的搶先看場次。
以前看過魏導的「海角七號」和「Kano」,這部音樂佔很大的比重的電影真的是特別的存在。
17首原創歌曲都好好聽,第一次看完滿腦子都在重複「開門關門」和「大世界小世界」。
52HZ是一隻孤單鯨魚的頻率,因為和別人不同,所以他一直找不到夥伴。
很喜歡這一句歌詞:「證明在愛裡 每個人都該有 被聽見的時候」⋯⋯ 以下開始劇透,不喜勿入一開頭女主角小心(小球 飾)的登場,畫面真的超好看難忘,直到現在我還會一直想起。
搭配那首「今天是情人節」很好聽,給這部電影一個超好的開頭。
把推車當成滑板車去花市進貨的小心;在滑滑梯上張開雙臂滑下來;用漂亮的玫瑰花努力快樂地傳遞著幸福給別人 ⋯⋯ 我很喜歡小心這個人設,每次有人進入花店時的惡作劇般,把明明開朗活潑卻又無法直面戀愛的這個角色塑造的很成功(我默默地心想:這根本是小球私下去的原型呈現啊!
小球也有超俏皮可愛的這一面啊!
)。
小安(小玉 飾)就是點題的那隻發出52HZ的鯨魚,默默地守護著喜歡的人卻無法被回應,彷彿所有的心情都會傳遞去了沒人在的那個特殊頻率。
每天為相愛的人做著代表甜蜜的巧克力,卻遲遲沒有等到自己的愛情。
小安登場的第一首歌,他從房間樓梯下去工作場地的那一段用演唱的方式在跟大家訴說他的故事。
蕾蕾(米非 飾)和大河(suming 飾)是一對在一起超過十年的情侶,小安暗戀蕾蕾,每天都會貼心用電話叫醒她,卻沒有表白的勇氣。
因為交往時間很長,蕾蕾和大河的愛情裡已經不是只有激情的部分,生活中發現的各種問題,總會有無法盡如人意的部分讓蕾蕾動了想要分手的念頭。
但天出樂觀的大河並沒有感覺到,還在認真籌劃著他的浪漫求婚計畫。
⋯⋯更多劇情我就不透露了,真心希望每一個不沈重的靈魂可以自己去看一遍(也許不止一遍,我就很想要二刷!
)這不是一部場景很多的電影,小心的花店,小安(小玉 飾)的房間,大河的樂器行 ⋯ 但完全能感覺到電影美術設計的用心。
這也不是一部劇情千迴百轉,感情線繞來繞去的電影。
編劇很好地把不複雜的劇情跟超強大演員陣容很巧妙串連,李千娜、張榕容演的lala情侶(超喜歡這對的演出,她們一出場就很好地傳遞了那種「因為跟對的人在一起而漫溢的幸福感」。
也剛好呼應了最近在台灣很熱的「同性婚姻合法化」提案);趙詠華可愛地飾演小心的阿姨,跟小心的拌嘴畫面很有愛,作為一位有很多故事卻始終沒有放棄愛人的「過來人」,她演的很到位;「海角幫」的樂隊成員剛好出現在大河(suming 飾)的練團室,完美的連上了n年前魏導的「海外七號」 ⋯ 這些演員們很自然地出場,在登場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會嘴角上揚。
喜歡這部電影的每一位演員,每一首歌曲,請放下對拍過很多出色大片的名導演的期待,帶著輕鬆的心情去看這一部電影,相信你會喜歡他。
*1/26全台灣上映,2/9香港、馬來西亞上映,目前看起來內地上映無望。
無法去台灣和香港看的小夥伴,就一起來期待DVD和原聲帶吧!
(原聲帶1/26發行)
很少看到中文的歌舞片,没想到魏德圣几年后不谈国家不谈民族地拍了一部歌舞片。
台式的打打闹闹加拌嘴,小情侣间的误解和好套路,笑点还是蛮自然的,尤其是柯文哲本色出演那一段,让人惊喜。
歌曲也不错,本来就是冲着棉花糖主唱去看的电影,她的嗓音总是那么让人舒服。
几个主演都是荧屏初次出演,虽有地方矫揉了点,可也是歌舞片的需要,诚可谅解。
推荐情侣去看。
自己有感触的是吉他店老板那对,自己曾是那个男生。
现在忽然能理解女朋友的心情,琐碎和压力已然让爱荡然无存,男生也稍显幼稚和不体贴,这时不论男生怎样挽留都是徒劳。
电影里自然是和好如初,可是现实里,有再多的爱唱成歌,回到生活中,又是满身的刺。
据说52赫兹的鲸是孤独的,那么在爱情中,是否每个人都在寻找那个和自己一样的52赫兹呢?
52赫兹的鲸它叫Alice,它1989年被发现,从1992年开始被追踪录音。
在其他鲸鱼眼里,Alice就像是个哑巴。
它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理睬。
原因是这只孤独鲸的频率有52赫兹,而正常鲸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它的频率一直是与众不同的。
其实这个电影的寓意我还是很喜欢的,包括里面的歌,就是剧情有些散。
恋爱中的人一定比单身人士更幸福吗?
无论身处围城内外,一定有人跳起来大喊:「才不是!
」从「我」变成「我们」,花销增长、思虑翻倍、自由受控,如果遇上错的人,还要花大把精力伤心纠结品尝苦果,总之,恋爱绝对不是看起来那样万无瑕疵。
然而,真正喜欢在节日里享受孤独的人,恐怕并不多见。
村上春树曾在《挪威的森林》里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人类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时光再自由享受,到了节日这一天,也难免显得乏味。
天降完美伴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有个积极念想总是好的——魏德圣的新片、音乐爱情电影《52Hz, I love you》便像是节日里的一场好梦。
「52Hz」是海底一只孤单的鲸鱼,因为唱歌频率(52Hz)与「常鱼」(15至20Hz)不符而不被接纳,至今仍独自在大海生活。
每个孤单的人,或许都只是没找到那个「频率相近」的人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导演慢慢展开整个故事。
电影主要着眼两对情侣:花店「大龄剩女」小心与面包店「悲惨暗恋」的小安、「十年苦熬」的蕾蕾和「缺根弦的乐天派」大河。
辅以同性情侣和中年情侣的互动,内容简单但也丰富。
扮演爱的喜鹊的「安心」在「运送爱」的路上遇到彼此,相恋十年却看不到未来的「河蕾」在情人节解开心结,中年情侣篇幅短小却令人忍俊不禁,而适逢台湾初审通过婚姻平权民法修正案,同性伴侣桥段中,台北市长柯文哲的本色客串也是意外惊喜。
「安心」组合的性格像身边随处可见的朋友,向往爱又害怕爱,期待爱又得不到想要的那个人的爱。
机缘巧合坦诚相对的二位,却意外发现与对方的频率相合。
「河蕾」组合中,蕾蕾的心情想必令不少有长时间恋爱经历、在爱情和面包间纠结的人感同身受,而如果你是「哄女孩无能星人」,大河的表现简直堪称教科书。
既然是音乐电影,音乐当然是重头戏。
《52Hz, I love you》里共有17首歌,每首分别配合不同的情境,代表四位主角的心声,作词者是孙燕姿《我要的幸福》、《海角七号》中《国境之南》的作者严云农,他的歌词里总有种不经意的温情感,和电影的主题非常契合。
而小心、小安、蕾蕾和大河的扮演者,则分别是台湾独立乐队棉花糖、宇宙人、小男孩和图腾的主唱,现场收音虽为演唱增加了难度,四人却都处理得游刃有余。
严云农在解释《是谁种了有刺的玫瑰》这首歌时说:「爱本来是无关对错的,会犯错会受伤的是人。
而种下那个有刺玫瑰的,其实是每一个想要摘下它的人。
」无论是小心翼翼向往着爱情,忐忑不安地靠近着爱情,精疲力尽地躲避着爱的反作用力,还是头破血流想要追回爱情,爱本身是美好的、不应被抗拒的事情,当中所承受的一切,都像是走向爱的修行。
将近十年前,魏德圣拍出了《海角七号》,这次,当年的原班人马也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电影中相聚一堂,无论是开场还是收尾,大合唱响起的瞬间,相信每一个入场的人都能会心微笑。
电影固然理想化:情人节当天碰巧遇到爱、轻易挽回爱、孤单不再来、暗恋成往事,而且,仿佛人人都觉得孤单可耻,恋爱万岁。
然而影片中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和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却让人不得不感叹「恋爱」的美好。
据说最近推出了一个名为「一日情侣」的手机应用程式,单身男女可以如同参加假想恋爱节目的明星一样,在一天内体验恋爱的感觉。
电影中的小安小心可能明天就会发现双方性格不合,大河蕾蕾可能还是会因为无法适应对方的节奏而分手,无论如何,悲观留给明天,幸福留给心动的这一刻、当时心照不宣的眼神,和这部温暖的电影。
可能邻座那个捧着爆米花悄悄笑出声来的陌生人,不单是陪你谈了这场「电影恋爱」的主人公,还是和你频率相近的那只鲸鱼。
原文发于橙新闻: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6/12/28/010047779.shtml
当年从《赛德克巴莱》影厅出来,我就跟自己说,以后魏德圣导演的电影,我都尽量入院观看,因为我要还导演的电影票,这部电影的价值,一辈子的票也还不完,这是我个人认为最值得欣赏的华语电影。
52赫兹的鲸鱼,这故事你有听过吗?
一般鲸鱼用15-20赫兹的频率呼叫,上世纪90年代,生物学家在北太平洋发现了一只频率为52赫兹的鲸鱼,它在孤独地游弋,没有伴侣没有亲人。
即使鲸鱼的声波可以跨越半个地球,可是因为频率不同,没有其它鲸鱼听得到它的呼唤。
此后,这鲸鱼就比喻为独特而孤单的人。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只是讲述了情人节一天,花店主理人小心,从早上进货到晚上生意结束,期间遇到几对情侣的小故事,没有曲折离奇,只有暖心温馨,张榕容那段完全是甜到腻,然而这些单身狗粮我却吃得很开心。
最后52赫兹的小心,也最终觅得同频率的小安。
这是一部歌舞片,开场曲已经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无论歌曲的编曲、画面的色彩,都是五彩缤纷、欢快雀跃的,好像色彩丰富的马卡龙甜点。
接下来的那段是讲述游大河与蕾蕾的感情,这段是最打动我的。
一个满怀理想的音乐人,一个为支持男友幻想(蕾蕾的角度)为生活努力打拼疲惫不堪的策划人。
大河是一个天真浪漫的人,他从不计较生活的艰辛,他认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只要给我一把吉它,我就能为你谱出爱的旋律。
我要向全世界大声呼唤,我爱你!
而一直为窘迫生活奔波,被百万负债压得喘不过气的蕾蕾,在这十年不断的付出,浪漫抵不过现实,这时她想到的是分手。
爱情与面包,永远是两难的选择。
女生年轻时都有爱情这个梦啊,然而梦醒时都选择了面包。
两人在这艰难的选择时,心理活动都是很细腻的描写,大河如何化解这场危机,有待你去戏院看答案。
张榕容那段的确是戏中的亮点,台湾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提案于上月才有了起色,拍摄当时仍是处于未见光明的阶段,所以剧中她们参加集体婚姻,是不合手续的。
但蕾蕾那句:你们不能登记,但我让你们站第一排中间,让你们收到最多的祝福。
这句好暖心啊。
自《逆光飞翔》后,我再一次在屏幕上欣赏到漂亮的张榕容(其实还是有几部的,好的错过了,至于烂的我在划手机没欣赏)。
片中她女儿超漂亮超可爱,借问一下,那是她现实中的女儿么?
好萌其实电影也集结了《海角七号》的演员,范逸臣、田中千绘、林晓培(可惜她没在戏里献唱),《赛德克巴莱》的林庆台也来了,都是支持导演的友情演出吧。
戏里有句台词蛮搞笑,就是《海角七号》里有出现的“我操你,我操你妈的台北”,哈哈,喜欢这部戏的人,听到这台词,都会会心一笑吧。
你的频率是什么?
我的灵魂缺了二分之一,那部分在你那里吗?
魏德圣是一位奇怪的导演,称其为“慢热型导演”绝不为过。
曾经的《海角七号》洗刷了多数尘埃,逐渐影响了太多年轻人。
而《赛德克·巴莱》的厚重感,残酷的表象之下确实近年来少有的血性之作。
简言之,魏德圣的作品,乍一看是没什么太大卖相的电影,包括选材也是一样。
但每部作品,都会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魏德圣的魔力。
这部《52赫兹,我爱你》也是一样,一部华语电影中少见的音乐电影,或许不少观众对这样的题材无感,而且故事极其简单无脑,情节甚至有点幼稚,跟综艺卡通的feel一样。
但相信我,这部90分钟的电影,看得过程却津津有味,看完之后,心情很舒畅痛快,简单的故事、清新而单纯,结局更是无边的甜美且有燃点,而容纳于片中的每一首歌,节奏明快优美,好听到爆炸,毫不夸张的说,电影的音乐和令人愉快的故事,几乎可以让我二刷。
就像魏德圣本人一样,《52赫兹,我爱你》,也是一部奇怪的电影,故事简单到可怕,就是从一位花店少女为角度,在情人节这一天中,这里遇到的人和事,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集中在这一天中,发生在其他人的左右,也如灵光乍现一般,闪耀在自己的身边。
52赫兹,代表着一种没有同类能接收的频率,故事的起源还要从一头孤独的鲸鱼身上说起。
她叫Alice,她1989年被发现,从1992年开始被追踪录音。
在其他鲸鱼眼里,Alice就像是个哑巴。
她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理睬。
原因是这只孤独鲸的频率有52赫兹,而正常鲸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她的频率一直是与众不同的。
所以,52赫兹,代表了孤独,她从太平洋穿越西北通道后到了大西洋,喜爱鲸鱼的人们可能在为有些悲哀的关于这头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的故事而伤感叹息,这头鲸鱼的顺应力同时也鼓舞着每一颗孤独的心。
尽管他唱响的二十年无应答的呐喊只是在冰冷的北大西洋里回荡着。
就像电影的女主角一样,庄鹃瑛饰演的这位33岁的剩女,在一家花店之中,看遍了来来往往甜腻无边的情侣,自己却孤独一人。
但是她很乐观,她的爱情的向往,对未来的希冀,对还未出现的“他”的期待,容纳在他欢快的歌声之中,电影的片名从这个角度解释,就是“孤单的人,我爱你”。
虽然本片发生在虚构的城市,但主题内容和情怀都代表着一段段人间悲喜剧,容纳于人间五味杂情之中。
其中有着时尚的笔触,也有着青春的躁动,更有着现实的锋芒,有人说这部电影让人想起了前不久的《爱乐之城》,但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更像周董那部《天台爱情》。
两部电影都是说我们的爱情,只是《52赫兹,我爱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想的色彩代表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比如张榕蓉的故事,一对同性之爱,在电影里她接受了所有人的祝福,无视世俗的羁绊,这就是一种理想的笔锋。
而发生在城市之中的大城小事,则代表着现实。
最明显例子的就是电影中,姜圣民与陈玫希饰演的那对情侣,姜圣民对音乐的痴迷,陈玫希对生活的抱怨,成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爱情的羁绊。
所以,才有了美丽的音乐和动听的歌声。
这是一部音乐片,很多地方又唱又跳,但有一个特点,音乐部分代表着理想,行云流水一般。
一旦停下歌曲,就代表了现实和孤独。
或者现实世界中几处演唱的情节安插着有些生硬,比如姜圣民的台词:“在某件事之前,我要先唱首歌。
”这种指明要展开唱段的提示,在众多的音乐片中是绝无仅有的,但这也是电影的特点,是一个signal,意味着我们要用歌声来对抗现实的驳杂,对抗孤独的内心,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唯有内心的美好驱走一切。
可见电影用音乐来烘托人们内心中的快乐,简单直接;而回到现实之后,想要继续快乐的唱歌是很难完成的,这是电影有意而为之。
而在电影临近结尾的时候,唱段几乎没有,反而基调非常现实。
姜圣民与陈玫希的情侣几乎分手,庄鹃瑛与林忠谕的情人节任务险些未能完成,尴尬的坐在不合时宜的餐厅之后。
我最喜欢结尾那一段,伴随着范逸臣的《大世界小世界》,驳杂的现实,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邻桌那一对老夫老妻不就是证明吗?
这是电影主题对梦想的寄托,穷小子与女友十年的爱情长跑,孤独花店剩女与邻家小哥的邂逅,并且还将其领入了自己的生活。
这是一种代表,谁都想让自己心仪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是一种梦想,而现实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或许,我知道我为什么快乐的原因,《52赫兹,我爱你》拍出了在现实中每个孤独的内心,他们曾经所经历过、无法忘怀的往事。
这是一部有情感和情怀的电影,代表了一种生活情调,也寄托了一种梦想。
开心乐观才是最重要的,孤独的人终究会迎来“我爱你”那一刻荣光。
魏德圣怎么了?
怎么会忽然想着拍摄一部歌舞片?
是不是《海角七号》后的片子投资太大想法太大,赔怕了?
但这种《真爱至上》式的剧本真的很难写,尤其是还要搞成音乐片。
台湾这些年的爱情片,除了《那些年》、《少女时代》,基本就没有了。
这也说明爱情喜剧不容易写。
在内地亦是如此,爱情喜剧精品一年也难得见到一两部。
(写着电视里TVB在访谈说的就是“喜剧难拍”的话题!
)。
范逸臣也就唱第一首歌的时候让人有点梦回《海角》,但他真的已沦为烂片之王、票房毒药。
其他演员,女主颜值低了,演得还可以。
唱的好听的真不多,亮点是张榕容。
魏德圣导演的?!!??!!??!!?
几点感想:1.魏德圣是个很有想法的导演,三部电影分别是爱情,历史,歌舞;2.和《海角七号》一样,本片大量启用歌手来出演。不过本片主演们天赋一般,聚光灯下仍像路人一样,反而来客串的《海角七号》诸人,要么高颜值要么高辨识度,反而体现出《海》的选角经典;3.本片由52赫兹公司投资,似乎像《海》的米酒广告一样有借机推广的意思。不过52赫兹这个概念太过空泛,很难展示,效果一般;4.本片似乎是为了推公司所以找来魏导,片子整体投资不高,剧本,舞台调度也乏善可陈,没有看点。
歌曲好听。
魏导貌似对歌舞片有什么误解
看过这么多歌舞片,没看过这么烂的,表演太做作,歌词都是什么玩意儿……魏德圣翻车了吧……
柯文哲本人出演诶
《悲惨世界》一群人开始喷海瑟薇嗓子不行,《la la land》开始喷石头姐演技不行,《52》有人开始喷颜值低。你们这么爱装逼怎么不去百老汇剧场屋顶搭个窝住着呢。这个电影我强烈支持,没大格局,但是有情调。
很适合情人节和伴侣一起看,看完感情肯定能升温,总比看LalaLand的有情人终不成眷属强。本片吃亏在名字太冷僻牵强,演员颜值不高,歌舞片走啥写实路线呢,本就是赏心悦目好听的。
別被這性冷淡的海報騙了,片子明明就是熱!情!似!火!開場五分鐘已經溫暖到爆,全程的音樂也不錯,情人節看應該非常適合。情節偏弱,不過作為輕鬆小品,很多點都能讓人莞爾。以及,這風格,真的不是鈕承澤嗎。
歌都不太行啊,魏导。
台湾小清新的歌舞剧,挺好的
第一次看歌舞剧没有被尬掉,还全程被音乐和唱词迷倒。后来发现,这居然是海角七号和赛德克的导演!后后来又发现,这居然是全程现场收音!!!讲真,今年的爱乐之城都没有感动到我。
北京-海口。飞机上公放电影 没有声音 所以能想想一部歌舞剧多尴尬。演技也尴尬 剧情也尴尬。不过帅T姐姐帅弯我!不知道这部片子叫啥 我搜“柯文哲”搜出来的……
哈哈哈什麼鬼。浪漫在哪裡,歌好聽在哪裡,不行的話人好看一點也好啊。硬要溫柔都溫柔不起來了。還「酥酿也素杏糊的」,我不是杏糊的是紙糊的,随时容易“化”,亦都沒法被这情人觸動。經此一役,感覺是时候要重新評判自己的少女心。
这么多人物难得没乱,歌虽然芭乐也还悦耳。同性婚姻这些议题还是可以看到导演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只不过一堆乱炖有点可惜。(ps:张榕容可真好看
爱情本来的样子……又一部看的莫名哭成傻逼……希望今后你也能拥有这样的爱情,有阳光也会落雨,但是还是会想要一直一直在一起的爱情!
还行吧不如国外音乐片流畅
特别适合情人节虐狗的音乐电影,整体充满欢乐,音乐都特别棒,音乐旋律中都藏着关于爱情的哲理。
大写的失望,看完了刚要逃跑一票主演进来谢幕,这尴尬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