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好的片子,硬是被一群低智商的人打了低分,看不懂请多看几遍,不要用你的低分侮辱了这部好片。
这部片子就没有同类型框架的,完全是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和以前的穿越片平行宇宙什么的完全不是一个框架的。
我感觉只要认真看,有点水平的都可以看懂,那些打低分的可能从开始就抱着看烂片的态度看的,可能还有一些影评人也给低分,还专业影评,水平不过尔尔。
绕来绕去看不懂啊。
比那一部穿越时光把变性的自己给睡了生了自己的还难混沌。
第一个版本(没有任何穿越记忆)的他在遇见其他版本(穿越回)的时候回头疼。
而其他版本也会到底为什么会死掉?
到底是因为空间冲突而死,还是他本来(包括第一个版本)就要死。
最后出现那个版本算是咋回事(逃出轮回了?
)?
还有一个口口出现的“约翰贝恩”又是谁?
第一遍刷完,一头雾水,然后怀着对剧情的大致了解,又看了一遍。
连看两遍,终于发现给予我一头雾水的两处情节,让我发现了同一个疑问。
正如在男主在12分左右对金主夫妇的解释:“要穿越虫洞,你必须要有两个开口”。
而他在电影前十分钟就是打开了一个开口,而无论是闭合宇宙中的未来的他还是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他,都需要这个开口,从而来到男主所在的宇宙(即男主所在的时间与空间)。
之前让我糊涂的两处情节就与上述解释产生了矛盾,首先就是从1小时24分开始,男主随便走进一家酒店,发现另一个自己死在这所酒店中。
按电影情节,在当时的时空中,有三个男主,一个是没进行过穿越的男主a,一个是穿越而来的主角男主b,另一个就是死了的男主c。
既然男主c已经死亡, 可以判断他是从或许未来,或许平行宇宙穿越而来的人。
再根据他的尸体的新鲜程度(虽然本人没学过医),可以判断男主c的死亡时间并不长,而男主c死亡在男主b之前,也就是男主c比男主b先来到这个宇宙,而且提前的事件不是很长。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死了的男主c是从何而来?
因为离当时最近的时空开口就是男主a对金主实验时的开口。
而男主b穿越而来的时候并没有其他人伴随而来。
而且男主c也不可能是随着这次时空开口而来,理由是在这次时空实验中如果男主c提前几秒先于男主b前来,那么男主b会在男主c死亡之后几秒钟随之死去;同理,如果男主c后于男主b几秒而来,那么男主b应该死在男主c之前。
因此,如果没有其他人在男主a实验之前几天同样进行了时空实验,这就是一个bug。
同理,第二个场景,在结局,男主a进行了穿越,但此时没有人在他所在时空进行时间开口的实验,根据后面女主的描述,当前时空的原男主已经死亡,那么他是怎么传送到结尾的时空的呢?
例如第一个场景还可以牵强解释,那么第二个场景就与之前电影表述的只有两个时空开口才能进行时空穿越的理论相矛盾。
当然,本片还有一个不算bug的bug,就是在男主b发现男主c的尸体后,想起其助手Matty跟他说过的平行宇宙理论,进而找到女主小说里相应的平行宇宙理论段落。
鉴于理论上女主没有被任何人告知男主的时空穿越是平行宇宙之间的穿越,如果不是bug,那么可以理解为女主在写小说时对男主时空穿越的一种理论假想。
在对上述问题没有合理解释之前,我只能认为此片编剧在剧情设计上,让观众开始认为这是一部闭合宇宙的穿越电影,但后来发现是互相十分类似的平行宇宙穿越电影。
但编剧在穿越剧情的合理性上还是大大的失分,对我这种理工男简直是种折磨。
如果豆瓣网友对我的上述疑问有更合理的解释,欢迎与我讨论。
如今,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和模式化的动作片席卷了全球影院,而独立电影人则给观众们提供了一种另类的选择。
这些电影可能并非大制作,但胜在有创意。
在资源稀缺、缺少宣传亦不确定是否可以在院线发行的情况下,这些电影人另辟蹊径,凭借着灵活的手法,在恐怖片和科幻片领域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恐怖片与科幻片可能对成本和技术的要求不用很高,但通常需要打磨润色才能让影片的概念具有说服力——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大受好评的电影都是不常见的类型。
2015年的《同步》就是这样一部别具风格的作品,这是一部关于穿越时间回到过去的电影。
作为编剧兼导演雅各布·詹特利的第三部电影,《同步》看似和《银翼杀手》同属一系列。
影片情节既考验智商又考验情商:科学家吉姆·比尔(查德·麦克奈特 饰)和一名富商达成协议,后者资助他对虫洞的研究,他则穿越时间,试图阻止手下偷走自己的发明。
后来他发现自己遇见一位敌友不明的神秘女郎(布莱安娜·戴维斯 饰)手中。
詹特利的老友,也是本片的另一位主演AJ·鲍恩饰演比尔的得力助手查克,帮比尔——也帮观众——捋清了大量有关穿越的知识,发现了比尔隐藏在科学实验之下的真正动机。
近年来有许多精彩的科幻题材独立电影吸引了影迷们的关注,比如《逆流的色彩》、《皮囊之下》、《彗星来的那一夜》以及2015年的《机械姬》。
上周詹特利在洛杉矶接受了时光网的独家访问,畅谈了这部最近备受好评的低成本科幻电影。
他认为不管从商业价值还是艺术价值上来说,这类型电影只是电影行业发展的副产品,不是什么特别的催化剂。
《同步》预告片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和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有关,” 詹特利说,“一百多年的电影发展史告诉我们,电影的发展有其兴衰规律,新事物的出现就像浪潮一样没法预测。
比如独立的恐怖片,在六七十年代末期兴起,逐渐销声匿迹,然后在八十年代的万圣节后卷土重来,五六年前又再次复兴。
我觉得低成本科幻电影的发展就像浪潮一样。
” 鲍恩曾出演了詹特利的第一部电影《信号》,二人是二十多年的好朋友。
鲍恩曾参与《圣餐》、《死路》和《你是下一个》等数部独立电影,他认为《同步》的故事隐喻了每一部电影的诞生过程。
“拍摄一部电影且让它上映需要发生许多奇迹,”他说,“首先要有人想出好点子,然后你要围绕这个点子做大量的工作,提出一个合乎逻辑的故事大纲,接着需要不断的讨论,最后还需要有人投资。
制作电影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所以每部得以面世的电影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AJ· 鲍恩说,“恐怖片或科幻片这样的类型电影最吸引我的就是,你可以用隐喻的手法叙事。
在浪漫喜剧片中,你可能需要向观众传达讯息;但类型片由于自身独特的审美趣味,可以营造出基调和氛围,所以你可以做一些稍显刻意的安排。
” “这意味着你得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复杂化,这确实有助于故事的叙述,”鲍恩接着说道,“可能故事很简单:男主角无法自拔地爱着女主角,而女主角也爱着男主角,但你得把故事上升到宿命这样的高度——‘如果我可以穿梭时空回到过去,是否会改变一些选择?
’” 不管是故事表面还是内在都有许多需要考虑之处。
詹特利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来做彻底而全面地考虑,希望确保影片概念和情感基础一致且二者互相联系。
“我做了通盘的考虑,在概念和情感之间反复地琢磨,”他说,“比如故事逻辑,影片结构,还有情感方面,希望可以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同步剧照 “这要用到大脑的各个部分,”他说,“你得一直在解决逻辑问题和细微感情之间反复考虑,才能在银幕上呈现出引人入胜的效果。
”詹特利承认他最初的想法可能有点不顾预算,太野心勃勃了。
但和主角吉姆·比尔不同,他把影片的成功不仅归功于合作伙伴,还有自己对影片质量的坚持,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得以克服电影这条路上所有的障碍。
他回忆道,“在拍摄电影时我总是一心一意,冲锋在前,坚信我们一定可以成功。
因为预算实在少得可怜,大家每个方面都要节约,以免让自己难堪。
” “用这么少的预算来创造一个幻想中的浩瀚宇宙很有风险,”他承认,“但是很开心我选择了无视,幼稚甚至愚蠢地坚持了下来,因为只有我向前冲大家才有勇气面对挑战。
所以,我要感谢大家对影片的坚持,否则我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
” 查克和比尔的关系同鲍恩和詹特利的关系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我们一起完成了很多角色,也经受了很多质疑,”詹特利承认,“这就是最亲密的朋友,你可以告诉他们真正的真相,无需隐瞒,而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同步》剧照 鲍恩也有同感,“在这方面,我们有点像结婚多年的老夫老妻,”他说,“他把脚本寄给我后,我就大概知道他的想法了。
在读脚本时我就像解读罗塞塔石碑一样去解读他的意思。
我知道这非常野心勃勃,因为我们的一贯做法就是力求用一块钱做出三块钱的效果……因为我们对彼此很了解,因为我们一起可以高效决策,因为我们会努力去做一些野心勃勃的事,而不是选择走最轻松的路。
” “野心勃勃”的结果就是他们选择讲述一个篇幅虽长但内容不寻常的故事——一位心无旁骛的科学家的发明被参与研发的助手偷走。
詹特利说他觉得最大的挑战是要检测观众对时空穿梭的了解程度:故事的结构能否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
如何才能让他们觉得耳目一新?
“在早期的脚本中,我希望这部电影是回文结构,” 詹特利透露,“就是让故事的时间线能够首尾相连。
但是后来我发现观众对这一结构很熟悉,所以我才让时空穿梭在故事的前半部分提早发生。
” “跟我来,我来带你看看这些事件,你会有一个全新的角度,但我也不想把它变成回放,因为那太冗长了,”他继续说,“还很单调乏味,所以我把这些事件隐藏在背景里,让观众可以有更多的视角。
但这事很难,因为很少观众会想再进影院看一次。
”《同步》剧照 1月22日《同步》在影院和视频点播渠道上映,观众们可以在网络论坛上无限畅谈。
流媒体的使用使影片信息迅速传播,观影人数大增。
即使该片无法在商业价值上和有主流电影公司支持的大片相抗衡,但詹特利依然期待可以给观众带来印象深刻的体验。
“我只是想讲一个独立的科幻故事,靠近一个更广大的科幻世界。
幸运的是,我们的技术并不落后,这降低了电影制作的难度和成本。
”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设备,那它就不再是富人的专利了,” 鲍恩补充道,“所有富有创造力的人都可以花点时间去学习如何制作电影。
尤其是现在有了视频点播系统,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视角讲述故事。
在低成本的世界里,你的电影或许画面不够精良,但可以有刺激的情节。
这就是我们独立电影人努力实现的目标。
”
算是一部及格的平行宇宙科幻片,比起彗星来的那一夜、回到未来等封神的平行宇宙科幻片差了不少。
总的来说,拍的还是有点难懂,故事大概是:男主以为穿越虫洞可以回到过去拯救爱情,最后却发现穿越虫洞只能去到另外一个近似的平行宇宙,还会因为宇宙不允许同时存在两个一样的人而被抹去。
最后的结局可以理解为:男主在穿越的一瞬间就引发了无数结局,其中一个结局是男主去到了一个不会被抹去的平行宇宙,而导演把这个最美好的结局在最后一刻展示给了观众。
这个故事的结局,为什么最后一个男主没有死?
大家请注意!
结局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只有最后镜头出现的男主活下来了!
而是不止他一个!
注意!
从包里掏出书的男主并不是最后和女主说话的男主!
无数平行世界造就无数细微的可能,每一个细微的可能都给了男主机会,详细请看下面首先结局为什么穿越过去的那个世界就刚好发生了爆炸?
是有原因的。
1.在电影的开头,男主他们模拟开启虫洞的时候,男主对操作M.R.D的同事说过一句过记住左45度,右45度,为什么一直强调这句话还没有给操作的画面?
是有伏笔的,这并不是因为操作时间不在10秒内的问题!
大家可以返回去看这片段,而是因为操作M.R.D的同事把左右搞反了,所以男主那句抱怨是在强调他左右反了!
如果扭反会造成爆炸,毁了一座城!
和结局前后呼应!
所以后来真实第一次开启虫洞的时候同事写好了左右纸条为了不出错。
2.结局男主存活的世界是发生了爆炸的世界,同样的平行世界为什么就发生了爆炸?
不是什么巧合运气,也不是什么意外!
而是必然的!
在最后一次男主穿越的时候,操作M.RD的同事给了一个特写镜头,大家请暂停看清楚!
画面中的纸条上的左右被操作M.R.D的同事写反了!
右放在了左边!
左放在了右边!
慌忙中他把左右弄反了!
所以导致了爆炸,所以那个世界的时光机爆炸了!
我们从头跟进的男主的确是死了的,但是之后的其中一个男主,也就是结局的男主刚好穿越到了这个世界!
而这个世界的男主在爆炸中死了,中断了循环,导致这个世界只有一个男主了!
所以不排斥,存活下来了!
循环结束!
3. 这里要说明一下,同一个平行世界中存在着4个男主!
其中两个是死去的尸体,故事的结尾大家可以看到,男主最后一次穿越到的时间是第一次穿越之前的时间的平行世界,而他只有两天的寿命,这时的他见到了自己的尸体,加上本身,说明在每一个平行世界第一次穿越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两个自己的尸体,这里大家可以看出来最后两个男主死去的房间不是一样的,还有另外的两个则是最终会穿越到其他平行世界的男主,所以一共四个。
4.发生爆炸的时间按照这个平行世界的原本时间,是这个世界的男主第一次开启虫洞,第一次穿越之前,也就是另一个自己穿着防护服正在穿越,爆炸炸死了什么都不知道的男主,和2个已经死去的尸体!
这时候本应穿越到这个平行世界继续循环的男主穿越过来了,但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那个男主已经炸死了, 循环没法继续了,所以最后结局的男主解脱了。
5.不过结局还有一个细节的地方就是,结局男主说和女主喝一杯的时候,杯子旁边的杯垫上画了时间的收束线,表示跳出循环。
6.关于杯垫,很多人看见一堆的杯垫都以为这是循环了不知道多少次才累积成的结果,事实并不是,那只是女主平时纪录的推理的东西罢了,并不是循环很多次的结果,大家被误导了,穿越到平行世界,一个世界顶多有4个男主,不可能一直循环,杯垫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因素,每个平行世界的女主都是不同世界的女主,只是他和男主的基友都知道事实!
那么问题来了,男主的基友和女主事实上从机器没开启前就已经知道了后面发生的事情,重头到尾跟着男主演了一遍!
我的理解是他们是为了让男主活下来找机会跳出循环。
7.无数世界中的无限可能,关于那本笔记和那个打火机,是循环的关键,打火机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笔记本上的内容可以改变,按照逻辑男主是不可能穿越过去就翻看笔记本,还认真读完的,但是结局男主看了笔记本,也许是女主说的那个平行世界虽然在发生的进行的是同样的事,但是他们多少有细微的变化,只是男主没注意,也许是蝴蝶效应,细微的变化所谓的细微的变化就是去了同样时间的两个男主,一个原地环顾四周什么都没做,另一个环顾四周后无意识摸到衣服发现有东西,拿出来是一本书,看了书的内容,发现了他之后会经历的事情,然后改变了循环,这也是其中一个跳出循环的男主!
8.故事中可以看出,女主为男主造就了其中一个细微的变化,而操作M.R.D的同事也为男主造就了细微的可能变化!
无穷的平行世界世界无穷细微的变化,总有一定的男主最终会得到解放!
最后谢谢大家看我的点评,希望对你们有用,之前发过一次,发现有纰漏,我认真写了很久。
这部电影在故事性方面确实很震撼,如果是从小说改编的,求豆邮原著名字啊。
这样赛博朋克的电影要把线索梳理出来确实有难度,影评区里豆友们都从用不同方式解读了本片,看完收获颇丰。
我自己数学不好,看到豆友用数学符号解释剧情会看乱了,我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边说边画图的方式)描述一下自己理解的剧情吧。
为了简化起见,在纸面上画一系列的平行竖线代表平行宇宙里的每一条时间线。
根据电影剧情,本片似乎没涉及到穿越到实验很早以前去影响未来的这种情节(如果有也好解释),那么就假设画出的时间线是在同一起点的,起点设在本片开始的那个实验前。
然后随情节发展,有的时间线的主角死了,那条线对于男主而言就断头了,归空了;有的线男主一气之下穿越了,跳到另一条线的几天前,那么在纸面上就多了一条连线,把不同时间线的两个时间点连起来。
到这里,平行宇宙的时间线开始被各条穿越的连线所缠绕,导演隐去了这些枯燥的叙述,只抽出矛盾最集中的那条来拍摄。
就像电影里尝试传达的那样,有无数的平行宇宙,有无数种可能在随时间的推进同时发生着,由于男主的穿越引起了时空的纠缠,不同时间线的男主跳到其他线与那条线的自己分分合合(分是因为剧情里提到男主在跳转的时间线上尝试进一步跳转)。
在纸面上表达的话就是,这些穿越线整体呈现出想漩涡一样的图形,缠绕成一个结。
本片临近结束的时候,男主在不知名酒店里看到死去的自己时,意识到有无数时间线的自己在尝试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在这里我被导演的脑洞吓到了,突然理解了影片里重复多次的那句话:有无数的平行宇宙,无数的可能。
当时我就猜测这个时间线上的男主大概还有许多没露面的自己,导演也顺势引出后半句:每个能想到的可能性都在平行宇宙中发生了。
眼看男主无论如何都要屈服于命运把自己作死了,但末尾导演抛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时间线:女主背着大老板偷偷塞日记给男主,耳语后男主跳转到一条断头的时间线(该时间线男主被炸死),填补了空缺,延续了这条线男主的灵魂和爱情。
逻辑完备啊,跳出的那条时间线-1,再在跳入的线+1弄回来,宇宙人口守恒了 Orz 感叹导演的脑洞。。。
感叹男主的运气啊。。。
然而我的理解仅止于此了,一个由于男主不断穿越引起的这个混沌模型,各个时间线相互影响的蝴蝶效应。
看完@Li Tao的影评后,通过Li Tao的迭代模型,我意识到本片在微观层面发生了什么:女主的日记相当于一个跨越各条时间线的变量,逐步保留了各个关联时间线累积的实验结果。
最终,平行宇宙上,命运这个大筛子筛出了一类时间线,也是导演选择片尾拍出来的时间线。
我说我看懂了你信吗?
有N个平行宇宙,于是也有N个约翰,N个ABBY,有N个关于他们的故事,有N次时间旅行。
影片截取了2个平行宇宙,如果加上片尾的3分钟,那就是3次。
每个平行宇宙,每次时间旅行,每个约翰和ABBY的故事,都是相似而不是。
这就是故事的全部。
如果能破解ABBY所写小说的来龙去脉,就能破掉影片的死循环。
那时,这部片子就是一部超5星的片子。
第一次写影评好激动啊一部打着科幻悬疑惊悚旗号的爱情片。。。
这么多时间旅行的电影,,其实都是一个套路。。
我们跟随着主人公的第一视角一路到达旅行的时间点。。
然后回到过去再走一遍这条时间线,,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原来第一遍我们看到的主人公的经历已经是被改变过的了。。
还真不太好表达。。
简单来说,,历史是唯一的,,如果进行时间旅行的话,,那么你之前经历的历史就已经是被你时间旅行改变后的历史了。。
大部分电影都是这样,,观影乐趣感觉也就集中在跟随着主人公的第一视角一路到达旅行的时间点过程中的迷茫,,和穿越后发现原来第一遍我们看到的主人公的经历已经是被改变过的中的惊喜。。
但是按照这种套路拍摄一部爱情片就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因为历史是唯一的。。
所以要么结局一直是大团圆,,并不会发生悲剧然后通过时间旅行来避免,,那也就可以直接拍一部单纯的爱情片了。。
要么就是无解的悲剧,,悲剧是必然的,,这样的电影感觉充满了对宿命的无力,,太过压抑,,估计受众也不多。。
所以,,平行宇宙出现了。。。
——————————以下剧透———————————大体剧情就是男主带着两个小弟开发时间机器,,但是时间旅行需要大量能量,,所以要靠大老板提供能量球。。
为了获得更多的能量球,,男主给大老板展示了一下机器试运行,,结果从未来传回来一盆花和一个不明身份的人。。
大老板为了霸占男主的研究成果,,派了女主去套情报。。
结果发现传回来的特殊品种的花是属于大老板的(简直笑哭了),,所以男主要想证明他的实验成功了,,就必须要买下大老板的花,,然后在未来传送回来(其实这就挺蛋疼的了,,因为花已经传送回来了,,说明未来肯定是男主把花传回来了,,也就是说这个必然会发生了。。
大老板什么都不干这一切也肯定会发生。。
)。。
男主也发现了女主是大老板的卧底,,于是就跟着那盆花一起回到了过去,,想去改变这一切(男主貌似不信平行宇宙,,那么到他把花传送回过去这期间发生的历史就是不可能改变的了。。
那他为什么还要回去。。?
)。。
男主回到过去,,就进入解迷过程了。。
原来那个不明身份的人就是男主,,神秘电话也是男主指示的,,第一遍的经历的历史就是已经改变了的历史。。
男主也发现原来女主并不是卧底,,只是单纯的爱。。
男主又快死掉了。。
So,,这就是常规套路了。。
然后我预想的剧情就是男主联合女主、、两个小弟一起把现在的男主骗回过去,,放弃掉公司,,和女主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
然而突然剧情走向就变了。。。
男主想要再穿一次(穿几次都应该是一样的啊。。
),,结果因为左右不分的小弟失败了。。
男主又发现原来是穿到了平行宇宙。。
但是,,男主依然是联合女主、、两个小弟一起把现在的男主骗回过去,,想着放弃掉公司,,和女主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的时候。。。。。
就tmd的死了。。
反而是现在的男主穿越到了一个完美的世界,,和女主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综上,,这片唯一不那么套路的地方就在于最后,,但这最后的结局又让人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可能就是想表达男主对女主的爱吧。。。
不管有多少个宇宙,,我对你的爱都是永恒的。。
另外,,这电影也是跟所有想要实现时间旅行的科学家提了个醒,,最好养只猫啊狗啊什么的,,千万别拿公司的所有物做实验。。。。。
第一次穿越到平行宇宙的忧虑和焦躁,从与女主的交集里脱离出来的痛苦,和相近排斥的影响下,恰巧促成了第二次的穿越,时间是未来的节点下回到同一空间的窥视,一切像是顺其自然而又像自导自演般的发展,干扰和改变的行动中走向了未知,而小本子里的记录又把一切拉回现实,无奈选择离开,却又发现了穿越本质的残酷,最终的穿越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微笑着,爱着迎接阳光。
质感不错,引发的各种问题很有意思,评论比电影有意思。。。
美版月光宝盒,四十分钟才进入正片这引导简直要把人看睡着。
物理公式改编电影,就是烧脑……
五星,电影所竭力表述的,被多数观众低估了。
看似摒弃了文本,只有形式与音乐的相互配合,实则逻辑是清晰的,不需要大量的对白,只需要必要台词的重复,与大量充斥的密集鼓点对仗,每一个节拍的循环都是对时间的宣战,在时间线的无限偏差中情绪无限递进,仿佛一旦出现断层便无法串联每一个灵魂意识深处的反应,所以肉身陨灭也无所谓,空间的广角使灵体可以在广阔空间游走
Machine helps those help themselves 非常紧促的一部电影,总共7个演员,没有一点浪费的部分,连作者都被经凑在里面。Time is a great teacher that eventually kills all of its students.
莫名其妙云里雾里
男主是科学家吉姆通过研究打造出时空穿越机器,并在实验中发现了疑似来自未来的大理花。与此同时,他邂逅了拥有相同花朵的神秘女子艾碧。随着调查深入,吉姆发现艾碧与资助他研究的资本家克劳斯关系密切,且她的存在可能导致毕生研究被毁。为挽救危机,吉姆穿越回过去试图阻止阴谋,却陷入时空悖论:过去的隐患未解,未来的自己又因穿越行为命悬一线。最终,艾碧的真实身份和动机逐渐浮出水面,其实她是一个科幻小说作家,成为拯救吉姆的关键。这部电影不仅包含了时间机器,还涉及到平行宇宙设定,因此实际上有多重男主混合在电影中交替出现,这造成了观影的时候需要仔细分辨,通过复杂的时空交织,探讨了时间旅行的复杂性,以及宿命主题。
小成本科幻片里比较费脑力的那种。
Time is a great teacher, that eventually kills all its students.
一层一层地讲故事
结局略坑吧,不过还是能让人看下去的
袜晒 烧脑好片子!!!time travel之平行宇宙
逻辑OK,但是故事拍的真无聊
跨过多个世界寻找你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断的穿越到过去想修正现在的主角,当制造出三个四个自己无法收场时,干脆接着制造,直到出现N个平行世界和N个自己,也可以成为一种连续的生活。
不好看 时间旅行的的机器就是穿过塑料大棚后会喷气的机器 整个电影很简陋 撑不起这个剧本
6分钟。真节约时间。
最近老是看这类平行世界的电影,脑子不够用,都要给四星
真心一般,就玩了个概念,情节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