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迷幻公园

Paranoid Park,妄想狂公园

主演:盖博·纳文斯,劳伦·麦克金妮,泰勒·摩森,丹尼尔·刘,Jake Miller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迷幻公园》剧照

迷幻公园 剧照 NO.1迷幻公园 剧照 NO.2迷幻公园 剧照 NO.3迷幻公园 剧照 NO.4迷幻公园 剧照 NO.5迷幻公园 剧照 NO.6迷幻公园 剧照 NO.13迷幻公园 剧照 NO.14迷幻公园 剧照 NO.15迷幻公园 剧照 NO.16迷幻公园 剧照 NO.17迷幻公园 剧照 NO.18迷幻公园 剧照 NO.19迷幻公园 剧照 NO.20

《迷幻公园》剧情介绍

迷幻公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迷幻公园是这个城市滑板少年的聚集之地,当然,这里也是犯罪的多发地带。少年阿历克斯(盖博•纳文斯 Gabe Nevins 饰)迷恋上了这个公园,每天他都要到这里来,虽然他玩滑板不是很在行,但是能静静的坐在边上,欣赏场内各个高手各种各样的滑板花招,他已经感到十分快乐。然而,那天发生的一次事件却令到阿历克斯即使听到别人提起迷幻公园都十分局促不安。阿历克斯每天都在经历着一番剧烈的心理斗争,他惊恐、他害怕、他迷惘。最终阿历克斯会走向何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金庸武侠世界·铁血丹心九龙不败鬼滴语2你的颜色小颤抖迪斯科之王句句属实夏威夷之恋甜木兰第一季阳光普照我的恋爱药方拉卡中年失恋日记第一季继母的拖油瓶是我的前女友特别难解之谜解答篇请以无名呼唤我狼群行动2一念花开森林的黑暗心脏海诗行动小市民转生贵族的异世界冒险录~不知自重的众神使徒~那年冬天,风在吹新白蛇传之青蛇非狐外传从前慢·白首要相离迷夜惨遇心跳炸弹一切安好第一季梅赛德斯先生第二季

《迷幻公园》长篇影评

 1 ) 滑板还是李维斯,关于青春的那些事儿。

今天是个大阴天,我在听

看完paranoid park的那天是个大晴天,大概是前天吧。

我还在一遍啃着鸭脖子一遍给谁发信息。

实话是我还是喜欢这部片子的,喜欢里面的配乐,喜欢Alex这个人物,喜欢手持摄像机和大颗粒胶片,喜欢一个又一个的长镜头,喜欢它的叙事手法,只是不太喜欢这故事,看上去有些荒诞和单薄了。

Alex生活在没有父亲的家庭里,少许的偏执,小沉默,有个13岁的弟弟。

在paranoid park里总有那么一些不同于别人的孩子们,生活在被放弃或者冷眼中,在这里你总能找到比自己悲惨的人,所以也不用试图去了解别人的故事了,于是不会攀比,不用自卑。

那是一群年轻人越过自己青春的地方,滑板与鸭舌帽,香口胶李维斯,晃动的摄像机和大颗粒胶片,像整个青春一样不安。

他跟一个陌生人去爬火车了,然后误杀了铁道看守人。

他与好几个自己争执,恐惧和负罪感瞬间将他提拔的成长起来,以至于可以坦然的面对警察,抛弃漂亮但聒噪的女朋友。

Macy教他当你有事不能跟别人说的时候,就写下来吧,写信。

写完以后就好了,寄也好不寄也好烧掉也好。

于是他写了,在一片充满了风和荒草的地方写信,然后烧掉,如同可以烧掉一可罪恶的自己。

像summer rain里的那些旁白“米格,有些人,会一点一滴的遗忘,会逃避,但你我会来这里把一切都烧了。

”在车上Jared的那个眼神,浴室里给Alex的长镜头,我喜欢这两个镜头。

电影配乐更倾向于后摇和电子,让人欣喜。

片尾是elliot smith。

我太喜欢他。

于是冲着配乐又给这电影打了4颗星。

也是在前几天刚看完的《六楼后座》和《破事儿》,片尾花絮问每个人,青春是什么?“青春就是不怕地球引力”这答案太可爱了,但也太实在了。

青春就是还能有时间和能力去完成愿望,拥有勇气,于是像在真正生活,生活在青春里。

paranoid park丝毫没有活力四射的感觉,好吧,它其实是颓废派的好了,是一小撮儿阴暗的孩子们的游乐园。

至于我,我还在考虑着明天要去逛动物园这件伟大的事儿,比起看摇滚现场或者看抑郁的电影,我太想念长颈鹿和熊猫们了。

还是积极向上的生活看起来比较好吧,恩。

应该是这样的。

希望明天是个大晴天吧,可以晒晒发霉了的自己。

 2 ) 你我都曾是那个少年

 3 ) 长镜头下的青春

Gus Van Sant的作品总是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

优雅饱和的色调和暗涌的黑夜。

俊美的金发少年和木离的眼神。

看不到尽头的公路与风中浮动的草海。

流云不断的天空和压迫心弦的低气压。

镜头后不断推进的是他的金发少年那慌乱至及转而冷酷的神色。

他不再迷惘。

在那一瞬间,我知道我们长大后生就的残忍不是偶然。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杀人事件。

离开夜色中的滑板天堂-paranoid park后,Alex与新认识的朋友跳上了缓慢行驶的货运火车。

被铁道员发现后,Alex自卫式的用手中滑板一挡。

铁道员踉跄一下,倒在铁轨上,被飞驰而过的另一火车碾成两段。

这个真相一直到后面才慢慢拼接出来。

因为Gus Van Sant的追逐的焦点是杀人事件后的Alex在之后的内心冲击。

是以不厌其烦的长镜头,追逐着Alex的身影,铺就着许多的低气压静待着真相暴露的那一刻,给我们的心理冲击。

简单的事件,但在Gus Van Sant的手中一切充满魔力,我在这样的魔力里小心呼吸,沉醉。

因为他的行云流水的技巧,和收放自如的掌控力。

这样的残酷青春让人心寒,也带来观感上的享受。

Gus Van Sant喜欢用他的镜头讲故事。

他的故事总是与青春,与摇滚,与迷惘,息息相关。

甚至与金发少年相关。

他没有用总结性的镜头来圈定他的想法。

但你很轻易的体会到镜头传达的冷暴力。

我们多么憎恨喋喋不休。

但我们喜欢小众式的镜头语言带来的冲击。

频繁的慢格画面,时间仿佛突然凝滞不前,我不由自主的跟着这样缓慢的节奏不知所措。

周围的空间都陷入一种叫做寂静的气息里,吹拂过面前的空气敏感异常,甚至感觉到毛孔张开,狠狠吸食着空气,喘息着透露出过于屏息而导致的缺氧状态。

Gus Van Sant的镜头里总是隐约感觉到风的存在。

有时是浮动的风,有时是涌动的风,有时是凝固的风。

在风的氛围中,它笼罩的是每一个年轻躯体在青春与真相中几近摧毁的心智。

然后不自觉的幻化成冷酷的少年,学会漠视事件的冲击力度,学会在每一个考验中冰封出安全的心墙。

Gus Van Sant和金发少年,奇异的发生连结。

这样的连结让人好奇,一个人的桎梏。

他把他的幻象融入到每一个迷惘的梦境中。

他的每一个梦境,你都不会失望。

 4 ) Paranoid Park

迷幻公园,是一群无家可归的青少年自建的非法公园,虽然简陋但设施一应俱全,聚集了一大帮超屌的滑板高手,吉他阿飞,烟枪酒鬼……迷幻公园是迷幻的,同时也是危险的,正如ALEX所说,不管你的家庭有多么不幸,那里的家伙都比你更惨。

于是所有的人选择在这里沉浸于滑板,音乐,毒品,酒精,以逃离那个让他们伤心绝望的现实,也许这也就是它之所以取名为迷幻的原因。

影片的故事简单无比,以至于我这个最不擅长叙述情节的人也能把它讲清楚。

一个叫ALEX的男孩迷恋滑板,有一天在迷幻公园偷扒火车,被警卫发现并追赶,他用滑板敲击警卫的头,导致其跌倒在铁轨上被火车碾成两截,后来警察追查到alex的学校,男孩无法找人倾诉,在一个女孩的建议下把那件事写在纸上,发泄出来。

这样的情节难怪会让一部分人对此片失望,但显然导演认为这部电影的形式比内容要更为重要。

导演的剪接看似凌乱,甚至重复,但主要的脉络还是清晰的,他不断的剥离事件前后发生的事情,将我们引向事故本身。

影片的镜头很美,大量使用长镜头,慢镜头,以及各种色调。

很喜欢开始那段滑板场的跟拍镜头,不知道他是怎么拍出来的,难道摄影师也穿着一双溜冰鞋跟在后面滑?

本来是一项极限运动,导演却要把它处理的如此舒缓轻松,给人一种别样的惬意。

最后要说说音乐,把此片当作一锅音乐麻辣烫也未尝不可,反正作为一个音乐迷我是很享受其中,导演对菜肴的选择真可谓全方位多角度,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交响曲,还能听到阴暗的实验噪声,可以听到躁动的朋克,还有轻松的乡村民谣。

我爱吃麻辣烫,我也喜欢这样的电影关于残酷青春的问题,太过复杂,就留给那些喜欢人讨论去好了

 5 ) wandering in paranoid park

 6 ) 不好吃,就失去了青春片的一切

 7 ) 《迷幻公园》:封闭在青春里的滑板少年

一句话点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艺术片大牛加斯·范·桑特导演的一出少年滑板惊案。

  从《大象》、戛纳60周年致敬短片《初恋》到《迷幻公园》,加斯·范·桑特依然痴迷于以金发美少年为主角的影片,这位少年连名字都没改,还是名唤阿历克斯。

一张纯洁干净的脸庞,表情平静甚至显得有些淡漠,适合于出现在校园的某个角落。

阿历克斯喜欢滑板运动,最爱去的地方是奥布莱恩特广场——一处位于波特兰市中心地区的滑板爱好者聚集地。

它在片中有个传神而形象的名字,就叫“迷幻公园”。

  前面几十分钟,《迷幻公园》制造的假象就是日常生活的安宁,不会起一丝微澜。

画面美好到有些极致,杜可风的摄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往他的名字总是和王家卫还有华语电影捆绑在一起,有成为品牌的架势。

所以当杜可风参与了《无形海浪》和《水中女妖》的摄影时,人们惊觉他已经远渡重洋,担当不同国籍导演们的帮手。

(当然杜可风本来就是一名从澳大利亚来到中国的老外,与中国并无特殊的衣襟联系。

)《大象》里有着大量处于第三视角,站在旁观位置的长镜头,到了《迷幻公园》,由于杜可风的加入,加斯·范·桑特的影像多了些轻盈流畅,镜头在少年们自由畅,镜头在少年们自由酣畅的滑行中穿梭,捕捉他们的跳跃,作出一系列精彩的腾空动作,然后落地。

少年与滑板,仿佛就是密不可分的一个结合。

  前半段的故事,影片的走向好比古诗里的一句 “清泉石上流”,水流经过石头,绕过它悄悄流走,没有激起任何声响。

对阿历克斯而言,迷幻公园能让他尽情享受快乐,哪怕是在边上观看,都是饶有趣味。

直到一次意外的发生,阿历克斯听见有人提起迷幻公园就变得难以平静。

《迷幻公园》没有在第一时间交代危险的迫近,只是告知了一件惨案的发生。

阿历克斯好像受到了事件影响,随后观众才将他与惨案联系在了一起。

这时候,阿历克斯开始自我内心的激烈交战。

那股贯穿故事前段的清泉也不复存在,变得浑浊,暗流涌动。

  为了证明惨案对于主人公的强烈撞击,加斯·范·桑特甚至用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画面来借以强调:被火车压成两截的身体,上半身匍匐在地上爬行。

如此血腥恐怖的镜头,不由令人疑心是在面对一部青春片还是一部惊悚片。

突然降至的暴力打破了平静,《大象》里已经有迹可寻。

好事者称,《大象》对于校园枪击案的表现可谓是瞻了前又顾上后,从科伦拜恩中学到弗吉尼亚校园,美国陷入了可怕的循环。

暴力的发生看上去是毫无理由,又是必然引发。

《迷幻公园》中,失手的阿历克斯在一脸惊慌中逃脱,丢掉了爱不释手的滑板,销毁了沾血的衣物。

究其原因,可能只是一次偶然的失手,也可能是酒精上脑、兴奋过度。

阿历克斯和倒地的保安,特写的两张脸。

在互相对视的一刹那,眼神里充满着恐惧与震惊。

  阿历克斯害怕了,他动摇了,迷茫无助。

但他没有崩溃,努力掩饰着恐慌,他的世界里出现了无声的空白。

在令人过目难忘的淋浴一段,莲蓬头的水流不断冲刷,慢镜头下水珠纷落,阿历克斯低头无语。

水声渐渐变大,一再起伏。

之后阿历克斯靠墙蹲下,背景声音出现了鸟叫虫鸣,音效完全压过了摄影的魅力。

然后阿历克斯醒来,就像一次不愿回首的可怕噩梦,如此短暂的个人化体验,却表现得仿若一般人的感同身受,真实而细腻,难怪国外影评人有“视觉之诗”的惊叹。

  说到这里,《迷幻公园》差不多就结束了,它的结局可以说是开放的,最终阿历克斯没有选择面对。

加斯·范·桑特从来不想借一次少年意外事件,揭示什么深层面的社会悲哀。

至少在影片的多数时间中,观众只会沉迷于影像所营造的青春氛围,深思阿历克斯犯下过错后的忏悔与迷茫。

加斯·范·桑特自然不希望观众沉溺于压抑的情绪,而是获得清醒的认识。

不少人由于片中阿历克斯和女同学提起的伊拉克战争,认为导演有所用意,这个时代由国家所犯下的罪恶累累都没人承担,何况于一个少年。

事实并非如此,电影从来不存在“什么就是什么”的单向性推论,加斯·范·桑特也没有输出特定的价值观。

《迷幻公园》只是一部独立电影,不刻意说教,它只是抽取一段青少年生活,告诉观众不为人知的某些真相。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1133437/

 8 ) 青春美少年杀人事件

看过Gus Van Sant的三部影片,都与青少年犯罪有关。

《心灵捕手》是天才少年被拯救的故事;《大象》是同性恋少年杀人的故事;《迷幻公园》讲的则是滑板少年误杀之后逃避罪责的故事。

《迷幻公园》跟《大象》有些许相似,比如摄像机跟拍的长镜头,比如它们的叙事手法。

情节十分简单:热衷于滑板Alex 与伙伴在玩一种“骑火车”游戏时,被保安发现并追打,他失手用滑板将保安推倒在铁轨上,驶来的火车将保安轧成了两半。

Alex决定隐瞒这件事,为了卸掉他心里沉重的负担,他将事情的经过写了下来,并烧掉。

青春是那样一种东西,它鲜活明亮、纯净无暇,可是它也孤独无助。

Alex有两次机会改变,一次是刚认识的伙伴邀请他去“骑火车”时他可以拒绝,另一次是误杀之后他打电话给自己的父亲,打算讲出实情。

但Alex没有一个可以倾诉和求助的人,父母正在离婚,父亲(疑似)同性恋,母亲对他注意不够。

青春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总在歧路徘徊,需要人指引迷津。

“迷幻公园”似乎象征的就是这个迷津。

在影片开头,Alex的朋友Jared邀请他一起去迷幻公园玩滑板,Alex说我还没有准备好,Jared说没人会准备好。

第一次去迷幻公园,Alex就爱上了那儿,那里是青少年犯罪的聚集地。

他说:“无论你认为自己的生活有多么糟糕,这里的少年经历过更糟的。

”这里是犯罪的温床,稍不留意,就会堕入这个迷津无法自救,Alex不幸就是其中之一。

案件最终如何终结,Alex是难逃法网还是侥幸逃脱,不得而知。

清楚的是,长着天使面孔Alex一脸纯粹无辜,他的青春从此将无比沉重。

Gus Van Sant的电影叙事手法跟素描颇为相似,先是几笔勾勒轮廓,令人似懂非懂,然后回过头去补充叙事,大致情节已了然于心,再然后是细节的充盈,在前面平淡的铺垫中冲击力来了,最后是阴影涂抹,戛然而止,耐人回味。

《大象》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手法,只是推到了一个极至,相对而言,《迷幻公园》要张弛有度一些,观看过程也比较滑溜。

值得一提的是,《迷幻公园》的几首插曲十分出色。

整部影片在我看来完美无缺。

 9 ) 幻

 10 ) 迷幻公园-----将你我迷幻。

我曾经向人推荐说,如果想看近期的艺术一点的片子,那就去看迷幻公园吧,虽说这部分片子在部分人眼里算不上一部好片,可能是由于它繁琐零散的剧情,可能是因为它沉闷阴郁的调调,也有可能是因为看它完后带给人们的无厘头的烦恼和一丝压抑。

可是,如果从影片各方面制作来看,的确像片名一样,艺术的可以迷幻你的视听。

就凭这一点,给五星也不是不可。

这是我第二次提笔写迷幻公园的观后感,第一次是在看完此片两小时后的有感而发,却因为忘记保存而未能发表,虽然我对于重复自己的所思所想极大的反感,但是我还是觉得必须要为这部片留下点什么,于是,半个月后,我再次回忆片中的画面,声音,剧情,感受此片的别样迷幻感觉。

我一直感觉片中有着一头金黄色卷发的男孩象极了没有带眼镜的小哈利波特,平静而可爱。

影片色调不断的冷暖相间,时而明媚时而湿暗,镜头轻盈的透明,偶尔的失焦,频繁的噪点和摇摆,真的如同迷茫彷徨的青春一般。

长镜头无疑是此片最大的卖点,杜可风的加盟实在令人惊喜,GUS历来的制片风格与他的精美镜头可算是珠联璧合。

有几个特别另我难忘的镜头:迷幻公园里那些滑板少年,一个接一个从滑道上飞驰而起,各式各样的姿势在半空中停顿然后落下,镜头被拉长,缓慢的优美。

同样在片中最后部分,在长长水泥管道中,滑道中阴湿而黑暗,而前方却有一束刺眼的明媚亮光。

滑板少年们沿着管道上下循环的向前滑去。

拉长缓慢的镜头叫人感觉他们仿佛身处于无底的黑洞,可洞口的亮光又叫人不至于那么绝望。

这样的处理把主人公矛盾的心里表现的淋漓尽致,真的叫我唏嘘不已。

叫大多数人难忘的也莫过于男孩沐浴的那个镜头,色调明暗交错,焦距远近交替,与场景的完美融合,甚至连粒粒水珠都清晰可见。

美感充斥着整个视觉,制作实在很精良。

我最喜欢的镜头是少年走过一片树林的那个画面。

那些不知是叶还是花的纷纷落下,连绵缤纷,飘落的速度很慢,随之少年的背影渐行渐远,天地一线,唯美的像副浓郁的色彩油画。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片的配乐,GUS与王家卫一样,对于电影的配乐大多用现成的作品,后经过再次改良制作的与影片结合,这次与往常不一样的是,这次的配乐风格非常多元化和完整,甚至可以闭起眼睛听完此片。

迷幻的电子,优雅高昂的古典,流畅的民谣,激烈的摇滚把影片中那些格格不入,迷茫矛盾,落寞与苍白,颓废和堕落融合的完美程度令人震撼。

Nino Rota的La Gradisca e Il Principe的经典再现更叫人惊喜不已,还有很多经典的配乐在此片中再现,这些富有穿透力的音乐,是迷幻公园中最重要的迷幻因素。

GUS的故事总是没有具体的主题,有时经常不知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可在他平静轻淡诉述的中,总是能找到许多共鸣,感受到很多切身的熟悉,他用支离破碎的故事来表现懵懂荒芜的青春,开头坐荒野漠漠中长椅上的金发男孩,用笔写下了Paranoid Park, 在变焦摇晃的镜头中开始陈述和回忆故事的源头,在重复的剧情画面和丝丝呓语中阐明故事的真相。

最后在那燃起的火丛中,倒叙,插叙,重复画面加强的应用,使影片看起来更加迷离破碎,葛斯.范桑的的轻描淡写和这位看起来波澜不惊的少年,如同这个简单的故事一样,即使平淡单薄,也能如此的让人印象深刻。

男孩平坦的躺在马路上,仰望着浮云连连的天空,刺眼蓝色探照灯,滑板轮子滚滚的声音,火车轨道前难忘的一幕,一直不停说话的弟弟,浓重眼妆的女友,不知道他此时正在回忆什么。

焚烧这份秘密的他,平静安详的脸上依然显出一种无法言喻的苍白和狂躁。

仿佛曾经拥有过的那些不堪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