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的人类还是要从变态的角度来描绘,如果描绘方式太美好,那引起的情感一定是有限的,可能仅仅只能停留在同情层面上,而不能像雪国列车那样引起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也是奉俊昊没有办法,毕竟保护动物这样一个主题想要怎么血腥邪恶的去刻画也很难。
这部电影里面奉俊昊依然保持着他中立的观点,不承认任何一方是错误的。
但是这次双方刻画的都不怎么全面或者深刻,做生意是一种人类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而热爱动物之心也人皆有之,这样不仅导演中立,连角色都有些中立,那电影就不够激烈了。
可能奉俊昊只想把这部电影停留在描绘一个女孩和一只猪的爱的故事上面,那的确这样就足够了。
但是这样拍就不够激烈,也就不够好看了。
动物保护主义者=无病呻吟 毫无作用商人:永远的利益至上 超级猪:没有商人就没有猪小女孩:用自己的嫁装买了跟自己一起长大的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一个会投资的爷爷是多么的重要,没有金猪 就全剧终!
商人造猪是为了挣钱,农民养猪是为了挣钱,商人收回自己的猪、农民用养猪的钱买了猪!
一来一回 等于白干!
不知道究竟要告诉人们什么,一个女孩救了她的猪?
动物保护组织的不给力?
标准商人的价值观?
可以看的出来,超级猪群体性的智慧开化,然而,我只是一个小女孩,我只有一只金猪,我只能救我的猪,最多救多只小猪,其他的我也无能为力了,恩,救了我的猪,其他猪就不关我什么事了,我该吃吃该睡睡。
所以,人还是自私的,美子走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然而也仅此而已。
一.不一样的怪物 奉俊昊早就说要拍《怪物2》,直到今年《玉子》亮相了戛纳,大获好评,虽然延续了“怪物”这个题材,但这却是一部和前者类型截然相反的电影。
在蒂尔达·斯文顿激昂的演讲中电影开场了,她所领导的米兰多公司正在为人类谋求一个崭新的时代,他们培育出了一种新生物叫超级猪,有26只将被送往世界各地,多年后再选出一只超级猪明星。
在一大段关怀地球,畅想明天的发言之后,她语调斗转,“最重要它们得他妈美味才行!
”于是,影片埋下了阴暗的种子。
超级猪玉子的造型像是猪和河马的结合体,它体型庞大但憨态无比又温顺,不吭不叫,爱吃柿子。
值得一提的是,玉子的CG形象毫无破绽,不是那种真人和动画结合后上蹿下跳的角色,很快你就会把它当做真实的存在。
它和小女孩美子生活在深山里,摘果子,抓鱼,游泳,过着“龙猫”般的桃源生活,温馨得一塌糊涂。
美子会睡在玉子的肚皮上,会掀起大耳朵和它说悄悄话,当美子遭遇危险,玉子展现出非一般的智力搭救了美子。
表面上这些情节表现了玉子是个通人性的家伙,可更重要的是,玉子的灵性是建立在和美子相濡以沫的情感上,因为也许世界上只有它可以听懂美子的话,也只有美子可以激发出它“动物性”之外的潜能。
米兰多韩国分公司的雇员来探望玉子,并趁机将玉子这个财产回收了,美子怒不可遏,跨上背包,走出大山势要把玉子找回来。
接下来的一幕奉俊昊展现出了对类型片纯熟地驾驭,美子独闯米兰多分公司,一路狂奔追卡车,再到与动物解放阵线(ALF)相遇大脑街头,整串动作戏该松该紧、一气呵成,尤其美子奋不顾身地跳上货车的惊险段落,完全是山村萝莉版的《谍影重重》。
影片的第二幕焦点放倒了米朵兰美国总部,美子事件在公司内部掀起了一场近乎闹剧的骚动,这一幕对奥巴马政府戏虐了一把。
最终他们想到了一个理想的公关方案,编造一个美子和玉子的童话。
其后,韩国导演的残酷属性爆发了,影片越来越划向沉重,直到最后一刻才给出了一个意外的结局。
二.世界如此残暴,我该如何保护你 作为一部好莱坞投资的主流电影,奉俊昊把“家人”作为了电影的情感核心,巧妙地把题材的敏感性通俗化了,用奉俊昊的话来说,这是他第一部爱情电影。
对于美子来说,玉子就是她朝夕相处的家人,没有人和动物的优劣之分,只有心灵相融的陪伴,她只知道有人把玉子从她从生活中抢走,她要把它找回来。
上路后的她遭遇了一系列复杂的处境,可她对于米兰多公司的目的,ALF的信念,一概的蒙圈不理解,而ALF和米兰多也分别利用了美子对玉子的执着,把它卷入了斗争之中。
美子和玉子都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带来的种种迷惘和伤害,体验了这个大山之外残暴的世界,美子开场的勇猛随着故事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娇弱无助。
美子不太知道自己对抗的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这力量关乎于社会的意识形态,资本市场地运作,甚至人性的需求。
但即便如此,美子从始至终毫不妥协,哪怕遍体鳞伤,因为无论是谁都无法夺走家人,美子站在隧道车顶上奋不顾身的姿态,玉子冲向美子载着她飞逃的姿态,它们是影片最无一不成为影片中最鼓动人心的时刻。
超越了小丑化的资本家和充满侠盗色彩的ALF的对抗,也让电影跳出了关于保护动物这类狭隘的争执和诡辩。
但这不代表奉俊昊没有态度,恰恰相反,电影大众需求的背后有着导演自己的尖锐。
三.动物权利和现代工业 影片在戛纳反响热烈,IMBD的评分也高达7.7,但在豆瓣只得到了6.6勉强的分数,很大原因是中国观众对于保护动物这个话题情绪上的抵触,只要谈及动物,就会沦为劝你吃素的“伪善”指责上。
大部分人对于动物保护的理解仅仅局限在人心偶尔怜悯的范畴,实际上这背后牵涉到的是极其复杂的因素,比如食品工业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包括动物解放这样前沿的探讨。
《玉子》的海报上,玉子的剪影上背负着一座工厂,这基本就是环保纪录片《食品公司》和《难以忽视的真相》的海报的合体。
而电影确实花了一慕慕的笔墨来揭示这些问题。
米兰多公司里有两种人,一种是像露西这样的食品公司老板,还有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健康先生,他们的特点是为了偏执的保全名利。
台词透露出露西年幼时是个坐在爸爸腿上丑陋的胖小孩,在自卑中长达,所以她最在乎的成功后的光线形象,还自恋地定制了自己的肖像。
而姐姐南希则用反问句暗讽她,“全世界都盯着你,纯洁无暇的偶像?
”。
露西靠道德、生态、挽救饥饿等一些华丽的图景来包装这个转基因杀猪公司,而她也当众大义灭亲地蔑视着自己的唯利是图的父亲和姐姐。
露西和她姐姐南希都不理解家人的含义,自然也无法感受家人对于美子的意义。
“健康先生”,曾经因为关爱动物而名声大噪,可惜他过气了,为了挽回名声,他成为了米兰多的代言人,装点着和健康快乐和天然食品的假象。
但在面对超级猪在饲养场的悲惨处境时,他又发疯似地哀叹自己是个爱护动物的人,展现出了挣扎的一面,这一幕也让这个小丑吉祥物似的人物复杂了起来。
他们所作的事就和把可爱的鲸鱼印在鲸鱼肉的包装上,把马戏团伪装成动物春晚的行为是一样的,如果不是电影,人们很难意识到这是一种伪善。
但炸鸡哥和南希不同,他们是闷声发大财的人,不需要粉饰和包装,他们知道人类需要吃肉,只要尝到超级猪香肠就会欲罢不能,他们才是伪善之后的最坚固的墙壁,无法撼动。
露西是可以戏虐的角色,但南希不是。
即便是激进如ALF的行动,或者美子最后强烈的恳求,统统都是失效的。
但也因此才促使了美子做出了最后可以撼动他们的那个举动。
四.动物保护=道德婊?
我们在讨论保护动物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质疑,狗不能吃,超级猪不能吃?
那猪、牛、羊呢?
甚至会对电影里ALF和爱狗人士们划等号,感到不屑和愚蠢。
可动物保护并非只是一种强人所难的理念。
1975年,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出版,动物保护运动在全世界兴起,它提出了一条核心,动物有免除痛苦的权利。
人类可以操控所有物种的生杀大权,我们已经成功灭绝掉了数以千计的物种,并且把地球带入了第六次大灭绝时期。
人类的生杀大权或许基于两点,一点是文化锻造出的一个词叫弱肉强食,可是在自然界,很多动物都是冒着生命在捕食猎物,猎物因为对抗天地演化出的反抗机制让自然界不存在绝对的强弱。
此外,动物捕杀纯属是生存需求,它们不懂得贪婪,吃饱的狮子不会搭理面前走过的羚羊。
但人类不同,人类懂得储存食物,除了生存,更多的食物是为了口腹之欲。
因为欲望的无限,现代工业下,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是超负荷,比如因为对滋补的迷信,造成鲨鱼以每年屠杀一亿只的速度灭绝,并导致了海洋生物链的破坏。
最主要这些连锁的效应最终危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第二个人类凌驾物种的理由是,人类智商卓越,所以有生杀大权。
可这也是有问题的,比如一只成年黑猩猩、海豚或者影片中的玉子,它们的智力都要超过一个人类幼儿或者某些脑疾病患者,但不等于黑猩猩对幼儿有杀戮的权力。
那真正区别人和动物的是什么呢?
文化和文明,大部分战争都是因为打着这两者的不同旗号而产生的。
也许这不需要解释,世界本来如此,几百万物种只朝着有利于一种物种的方向挺近,而没有更多的可能。
可万物都是共生关系,没有什么能独自苟活。
如果单纯因为生物性上的不同,那么便是一种歧视,和当年白人歧视黑人,德国人歧视犹太人一样,因为人种和智力的荒谬。
可在漫长的时间里,人们都觉的种族歧视是理所当然,任何的控诉和反对都会被千夫所指。
而本质上,种族歧视和物种歧视是一样的。
因为歧视导致了对动物的无度杀戮,包括,动物实验、虐待、虐杀、皮草、动物表演等等,而基于动物保护的理论,这些都有免除这些痛苦的权利,这也基本算是电影里ASL的信念。
动物保护提倡素食,但不不等于反对吃肉,野生动物被法律保护,但牲畜已经被人类食用了上万年。
问题在于现代化的食品工业是20世纪出现的产物,集中饲养屠宰,完全的工业化流程,就像《天地玄黄》里传送带上的当即被丢入绞肉机的给小公鸡,因为公鸡不能下蛋,要搅碎了给母鸡做饲料,生命被彻底的物化了。
食品公司会竭尽所能的降低成本,就像《食品公司》里沃野百里的养牛场,会逆反自然的给本该吃草料的牛吃玉米,因为玉米太便宜了,这导致胃部糜烂并制造大量甲烷气体,畜牧业和其副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51%以上,而且这样的肉类并不健康,就像电影里出现的一样。
但食品公司和相关法令会以各种手段来威胁农户自己养殖健康的牲畜,维护着资本的垄断。
这并非过度诠释,因为电影里的米兰多就是这样现代化的食品公司,所有的一切都以资本利益的方式来考虑,就像露西讲的,“消耗最少量的食物,产生最少的排泄物。
”这对动物造成巨大的痛苦。
电影的第三幕呈现了和《地球公民》中相似的情景,只是猪、牛换成了超级猪。
五.玉子的眼睛 列维纳斯曾说过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当人看到了动物的眼睛,就拥有的道德义务。
这话放到现在说会被人骂道德婊,人们对动物保护的敏感来自于习性的逆反。
但这正是恻隐之心的来源,就好比有些卖猫肉的人在宰杀过程中从来不会看猫的眼睛。
电影不断的特写玉子的眼睛来增强观众代入。
山林之中,玉子的眼神是清透明亮的,而在纽约的庆典上,玉子的眼神变成了红色,让人难过。
就和纳粹用毒气室来隔绝道德感。
我们也不会在吃鸭脖的时候去想象这只鸭子小时候毛茸茸的可爱地盯着你,现代工业隔绝了你可能的反感或同情。
电影高潮的场景完全就是集中营的景象,阴暗的色调,一大群待宰的超级猪和不停歇的绞肉机,这当然是奉俊昊视觉化的警示和反思。
可这个时候观众对其它的猪的处境并不在意,我们关心的是玉子,因为恰好我们只讲了玉子的故事,看到了它的眼神。
但当超级猪们哀嚎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凯撒当年振臂一呼,它们不再是一群蛋白质,所有的超级猪都成是一个个的玉子。
尾声 片中饰演ASL队长保罗·达诺,对于美子来说是冷酷世界里温暖的存在,包括结尾的彩蛋,ASL继续行侠仗义,如果导演设计这帮人马对只是因为剧本需要,那这段完全可以抹去。
奉俊昊则将这个极难处理的主题通过玉子的奇趣、小女孩的坚强、家人的情感力量,尽其所能地导向给观众。
奉俊昊当然有他的批判里面,但是他用悲悯代替了锋利,故事替代了说教。
影片是结尾呼应了《汉江怪物》,和《汉江怪物》一样,在喜剧和悲剧中走向了一种看似平静的妥协。
亦如当初美子对着玉子耳语,这会儿玉子正对着美子的耳朵说着什么,没人知道,我们只知道美子笑了。
一部韩国电影,很经典的韩国电影风潮,还是那么讽刺。
电影的结局并没有意料中的那么美好,从玉子从山上被带走开始,我就猜想电影的结局会是老套路那样,最后美子成功救出玉子,一家团圆。
ALF成功揭发米多兰公司的种种恶行,然后米多兰在舆论的压力和在公众的愤怒中垮台。
正义得到声张,罪恶得到惩罚。
但这部电影还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电影的结局很真实也很无奈。
电影中多次对钱权的讽刺,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像电影开头美子要下山去首尔救玉子的时候,爷爷对美子说,你怎么去首尔,你都没钱,砸开储存罐的钱解决了这个问题。
像玉子被运往纽约的时候,本来没有办法去纽约的美子有在米多兰的资助下去了纽约。
就连电影的最后,当所有的方法都救不了玉子的情况下,当所有所有的努力都要白费的时候,还是美子的金猪——钱解决了这个问题。
电影中也有很多讽刺时势的地方。
就像露丝的姐姐南希出场后弗兰克说他不知道消费者会作何反应时,南希的台词“只要便宜,他们肯定吃”。
就像电影最后露丝的姐姐南希说的那段台词一样,“我们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我们是赫赫业业的商人,我们做生意,这就是我们的生意。
”就像最后杰无能为力卑微的请求南希放了美子和玉子的时候说的那样“你的钱已经够多了。
”富人还在不断的捞钱,穷人还是在挨饿。
整个电影也是满满的隐喻,在妹妹露西和姐姐南希的战争中,软弱的妹妹想要通过欺骗手段不惜花费10年时间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信任,以此来达到把转基因猪肉卖出目的却是还是失败来。
但是强势的姐姐仅仅通过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证,把各级政治关系打通,就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这就像在说,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想要欺骗民众很难,但只要你能把政治和法律方面给处理好,无论群众怎么反对都影响不了结果。
最后胜利的不是正义,仅仅是一个邪恶战胜了另外一个邪恶。
很出色的一部电影十一一个人
奉俊昊的《玉子》终于来了!
这个拍出韩国第一名片《杀人回忆》的导演,每部新片都会引发影迷追捧。
奉俊昊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能够精准的控制电影商业性的阀指,他会巧妙地把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进行平衡,最后拍出的影片,既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同时在主题深度上也经得起反复咀嚼。
从《汉江怪物》、《雪国列车》一路下来,我们看到了奉俊昊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元素,不管是从技术层面还是故事层面,都开始渗透进更多的西方思想。
这次的《玉子》直接由美国当红的网络公司Netflix负责投资、发布!
所以,《玉子》并没有走传统电影的发布路线,进入影院,下映后再发行蓝光碟片或者网络版权,而是直接跨过影院发行,直接在网络上举行了“首映”!
这让影迷兴奋不已,因为大家都懂的道理,我们几乎可以第一时间看到高清内嵌加中文字幕的《玉子》。
这种发行模式 ,让《玉子》在戛纳电影节上受到了巨大的阻力,评委阿莫达瓦甚至宣称要给《玉子》处以极刑,取消其参赛资格。
他认为没有在电影院上映的影片是不具有参加国际电影节资格的。
胖哥也不敢忽视百年来,那个神奇黑屋子的魔力效果,那边黑暗和那片光明造成的明暗纠葛,是电影造梦神话的基石。
失去那些仪式性的效果 ,电影会失去很多味道。
可随着各种屏幕数量的飞速提升,究竟未来电影会如何发展,我们谁都无法预见,100年对于电影也许足够长久,当对于一种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
其实,《玉子》在戛纳电影节上的遭遇,和其影片主题在观众中引发的争论具有很多相通处。
还是先说故事吧!
《玉子》的剧情结构并不复杂,当影片进行到第二幕中段时,整个主题已经全盘托出。
背景故事完全解密,伏笔几乎已经公开。
《玉子》的故事讲述了人类数量膨胀的末世焦虑。
人口的急速增加与地球食物的供给失去了平衡。
没有足够的食物供养人类。
科技寡头公司米兰多利用基因技术,研制出了转基因肉猪,一种体型庞大,消耗却极低的“绿色产品”。
但消费者对“转基因”是排斥的,米兰多CEO于是宣布了一个耗时十年的“洗白”方案:在所有肉猪里挑选最好看的26头,送到全世界,找各个地方的农民以自己的方式进行饲养。
十年后,将根据猪的各项数据评选出最佳神猪!
但其实评选的一开始就宣布了猪们的结局,因为无论如何,这些被饲养的猪都是为了“吃起来可口啊”!
所有,它们最终的下场都是进入屠宰场。
评选大赛不过是为了宣传基因猪的“绿色”、“无害”、“健康”的口号而已。
《玉子》继续保持了奉俊昊政治隐喻,大型CG怪物,人兽关系呈现的亮点。
整个故事聚焦韩国的基因猪玉子,和其饲养者、小女孩美子的关系。
影片第一幕,耐心的构建了一个乌托邦的童话世界,没有世俗打扰,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体型庞大的玉子和美子,仿佛家人一般暖心的相处。
美子仿佛可以和玉子交流,玉子也可以感受美子的内心世界,在危机时刻,玉子甚至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美子。
前面越是美好,后面的越是残酷,当现实入侵童话,黑暗就会蚕食光明。
十年到期,米兰达公司回收了全世界的基因猪,被散养的玉子成为了第一神猪,将被拉回纽约,参加游行,成为米兰达公司发行基因猪肉类产品的宣传门面。
可早已和玉子建立起深厚关系的美子,自然不愿眼看朋友、家人离开自己。
她独自跑到首尔的米兰达基地,甚至最后远渡纽约,就为了带玉子回到乌托邦式的山中。
《玉子》引起争议最大的地方就是动物保护组织和基因科技公司的人物设计。
影片涵盖了众多可以讨论的主题,从消费主义、社交媒体、大众宣传,转基因产品、素食主义等。
其实这些主题,包括对于动物保护组织的设计都是为了包裹一个贯穿全片的主题,就是美子对于玉子的亲情之爱。
或者说,当动物有了思想,和人类建立的关系之后,你还能把它们当做食物吗?
当居于食物链最高层的人类和其他层次的动物建立了精神上的亲情关系后,文明可以战胜欲望吗?
奉俊昊的《玉子》不过是利用小女孩的成长推动了影片的发展,建构了剧情的推进方式。
把涉世为深的美子从乌托邦中拉出来,丢到冷漠现实的首尔,然后再逼迫她只身去到连语言沟通都有问题的,更加奉行商业法则,丛林法则的美国纽约。
两个对手被功能性的设计为基因公司和动物保护组织。
全片看完,其实两个组织都在利用美子对于玉子的爱。
双方的目的发展到最后,都变成了暴徒式的倾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只是一方选择明目张胆,一方选择自我欺骗。
米兰达公司用了十年时间演一出大戏,最后戏演砸了,另一位CEO直接说,拉低价格,“价格低,绝对有人买的”!
最后他们将靠资本达到最终的目的。
而动物保护组织,明明信奉不欺骗,不强迫,非暴力。
但在现实中,他们欺骗美子,在游行中动用了暴力,甚至在对于食物的排斥中达到了反人类的愚蠢地步。
他们都在尔虞我诈中扮演着纯真。
一方打着自然的口号,一方奉行商业的法则,只有小女孩美子傻乎乎的一直保持着内心的纯真。
她只想救回即将被拉到屠宰场的玉子,虽然他们是生物链上截然相反的两个物种,但时间浓稠了他们的关系,他们是朋友,甚至家人。
前面,奉俊昊给了我们一个乌托邦的童话,然后我们随着美子进入了冷酷的现实,最后他有把美子推到了黑暗的动物地狱里,那个机械化的屠杀的炼狱,最后基因猪们发出绝望的叫声,送走小猪后,他们在悲伤中告别,在流泪中欣喜。
整个基因猪围场仿佛一个隐喻化的动物集中营,处决基因猪的方式是流水线的枪决。
其实,奉俊昊一直就想保持美子的纯真,这让很多观众觉得人物没有弧光,没有成长。
但当美子最后拿出全金子打造的金猪时,其实就宣布了她童年的结束,童话的落幕。
在纽约,在现实中,她无法用蛮力,用信念打败强大的社会意识,她只能以商业的方式和对方交流,所谓的爱,所谓的人性,在商业法则前面无一是处,只有金钱可以打动对方。
最后,美子向现实低头,她只能把玉子带回那个通话的山上,世界的遗忘,不在乎的角落,才能保护她的家人玉子。
比起,《雪国列车》的阴冷和血腥,《玉子》表面更加温暖,实则也是残酷和无情的。
最后一个镜头,美子开始倾听玉子的话,她似乎听懂了,她也许没有完全懂,但这不重要了,因为她内心某些被人类进化后所隐藏的东西被唤醒了,那不光光是人性,更多的是一种跨越种族的爱。
童话虽然最终不敌现实,但在影片中,奉俊昊为他们建立一个角落,提醒我们,童话依然存在,并且可能实现,重要的是,让人类不要忘记童话中的美好,那些善,那些爱。
被「玉子」刷了屏,作为奉俊昊的影迷,当然还是第一时间找来看了。
故事的设定和连贯性不是太好,有些情节编得比较敷衍(跟《雪国列车》一个毛病),但不影响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对观众情绪的把控不错,而且有一个处理得很好的结尾,有思考,有感动(尤其作为比较热爱动物,自己也养狗的人,看到结尾某处情节还是很泪目的),也兼顾了各方人物的立场。
奉俊昊的野心依然很大,想通过一部短短两个小时的Netflix “网大”涉及很多主题:人与动物的关系,人类食品工业的冷酷,人类本身的疯狂与荒谬(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影片整体风格有点卡通化,并且片中演员都采用了一种神经质的表演方式的原因),公众的虚伪(既想吃肉,又不愿思考肉到底是如何来到餐桌上),动保(或环保)人士的局限,美国对于韩国的阴影(这一点有《汉江怪物》的影子)…本片使我个人感受最深的是它引发了我对“伴侣动物”跟“食用动物”(其实这种分类方式本身就显示出站上食物链顶端历史其实并不长的人类的傲慢)的关系的思考,有时候这两种属性其实是可以互换的,它取决于你相信的是什么,比如如果你赋予了这个动物名字,把它当做自己的家庭成员,那么它就成了伴侣动物(而不仅限于猫狗),当然不会希望它被吃掉。
但对于另外的一些人来说,他们只不过就是食物,或者可以售卖的商品。
不论你持何种立场,都要为自己的立场付出代价。
比如理性上我可以理解吃狗肉的人,也意识到拦车救狗的危险以及各种后续的问题…但是感性上我还是不会和前者做朋友,而会为后者点赞。
最后,还想对现在网上一些从来没有参加过救狗,却满怀戾气一味把各种救狗行为妖魔化的某些大V们说一句:you are fucked
电影有两处大场景,绿意盎然的山区和冰凉冷漠的城市,这既是现实的写照也是两种意识思维的底色,温暖的人情与冰冷的规则,而电影通篇便是这两种思维的碰撞。
公司把猪交给小女孩家养,说好养大就交回给公司,但小女孩与猪日久生情,结果当猪被带走后女孩便上演了一出千里寻猪。
当中动物解放组织的加入更让故事一波三折。
导演在电影中不时强调规则的重要性,例如当司机在没有工伤保险的前提下拒绝为公司办事,当“格伦”在翻译中违背组织定下的规则被温柔的老大狂扁并逐出师门,最后当猪快被宰杀时用感情和眼泪是不行的,因为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纵使老板不缺钱,但猪也是她的,不能因为你弱你穷你就能抢,老板就要给,给是人情不给是应该的。
庆幸的是小女孩早就留了一手,按规则办事,我买。
成交!
如此看来只要遵守规则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捣乱的动物解放组织只能锒铛入狱。
那规则真的能绝对公平吗?
未必,再严的法规也有漏洞,所以导演在最后让一只小猪逃了出来,这与电影前面小女孩放走小鱼的镜头遥相呼应,我想网开一面也是人类对待生命应有的智慧吧!
什么时候可以看?
怎么看不了?
全是预告片……你们都在哪里看的?
可以说一下么?
很想看看呢哪里可以看呀…………………………………………………………………………………………………………………………………………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哎...看不到哦………………………………………………………………………………………………………………
多亏了网飞大佬,让我们那么快就能看到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玉子》,这部韩国著名导演奉俊昊的最新力作,相信看过《杀人回忆》,《汉江怪物》,《雪国列车》的人都对他的这部电影充满期待!
这部新片《玉子》可谓噱头十足,由美国网络电影巨头网飞Netflix斥资5000万美金制作,韩国人欲借此片再闯好莱坞。
然后进了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在电影节上又是话题十足,先是评审团主席阿莫多瓦放言说:“我很难想象一部没在电影院上映的影片拿到金棕榈大奖。
”指的就是这部《玉子》,后来在放映的时候又遭放映事故,大屏幕没有完全落下,导致开场十分钟观众大喝倒彩,开局可谓十分惨淡。
好了,说回电影本身,得益于网飞大佬,我们有幸能在电影节结束一个多月之后就能看到全片,而一般的戛纳电影,都要等八九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才有资源。
我在第一时间(大约一个月前,当时看完没有立刻写影评)就撸完了全片,下面就先给大家撸一遍大体的剧情。
故事发生在美国和韩国,十年前,美国的一家超级食品公司实施了一个项目,通过配种成功孕育出26头神奇的小猪,然后被送到全世界26个不同的国家进行养殖,最后看哪个国家养的最好最大。
而在韩国的妹子美子(这名字,在中国就相当于翠花吧。。
)和她的爷爷就是其中一个养殖户。
十年了,当初那头可爱的小猪猪也被养成了这样的一头猪+大象+河马的混合体,叫做玉子,韩语okja,怎么样?
是不是萌萌哒?
美子这些年就天天和玉子在这片葱郁的丛林里玩耍,没事捣捣果子啦
玩玩水啦
睡睡懒觉啦
刷刷牙啦
还有,拉拉粑粑,哈哈!
看到这里你还意味是宫崎骏的风格吧?
别急,一般好事没维持多久坏事就要来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美国那个食品公司的阴谋,他们所包装的这一切也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要将最壮的那头猪带回美国做实验然后品尝它的肉质,原来这种猪当初就是为了养来卖的,因为又大又漂亮,吃得少,拉的少,最关键的是肉质特别好!
其实这一切美子的爷爷都知道,只不过他一直瞒着美子说攒钱把玉子买下来了,玉子虽然没了,但爷爷送给了美子一个金猪。
当玉子被食品公司带走后,美子当然不能忍了!
于是她便带上了自己的零花钱开始了漫漫寻猪路。
撞门
追车、跳车、骑猪
看似弱小的美子为了玉子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好在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动物解放阵线,ALF
在他们的帮助下,美子救出了玉子,虽然这个组织也比较中二,比如他们救玉子时还浪漫的撒花,提醒司机系好安全带,为了保护地球不吃东西,连小番茄都不吃
导演真是把保护动物组织黑惨了。。。
但其实他们救玉子的同时也有自己的计划,他们知道玉子会进实验室,便把录像装置装在玉子身上企图揭开这个食品公司丑陋的嘴脸,他们利用美子的语言不通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玉子之后便被带到了美国,公司换了一种策略,让美子作为公司的形象代言人也来到了美国。
玉子被带到实验室进行抽肉、强制交配等毫无人性的实验,但好在ALF把这些画面都偷拍了下来。
之后玉子作为养猪比赛的冠军猪,公司准备为它办一个盛大的典礼,而ALF也准备借助这场典礼,在大屏幕上放出玉子受害的视频让民众骚动,从而在混乱之中救出玉子。
很可惜的是计划失败了,玉子还是被食品公司抓了回去,准备这样加工成食品
最后ALF和美子一起去到食品公司的大本营去找玉子,终于找到玉子之后却又遇到公司的大boss的阻拦,美子急中生智拿出爷爷给她的非常昂贵的金猪,成功换回了玉子。
最后玉子、美子和爷爷又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虽然不复杂,甚至有点好莱坞版《龙猫》的味道,但这部集齐了杰克·吉伦哈尔,骚成这样一开始我都没认出来。。。
女神蒂尔达·斯文顿。
一人分饰两角,两姐妹
漂亮的莉莉·柯林斯
《阳光小美女》《瑞士军刀男》的保罗·达诺
这样的大热片口碑却不怎么样,豆瓣上更是只有6.6的评分,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导演是韩国天才大导演奉俊昊,大家对他的期望都太高,毕竟有那么多的杰作在前,这部作品拍成这样的平庸就相当于是失败。
诚然,本片缺点是有,比如想讽刺但又没深入,想童话却又带有很多其他的色彩,比如女主美子从头到尾都只有一股劲没看到丝毫成长,比如到了美国之后电影的节奏和调度都出现了很大问题,但这终究是一部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终究是众多明星加盟倾情出演的童话冒险片,终究是奉俊昊大导演执导网飞出品的电影,终究是一部非常惊险刺激温情有爱的好莱坞大片,还是值得一看的!
而且这应该是我们最早能看到的今年戛纳电影节的作品了!
只有接受任务和完成任务,少了背叛任务,无力。
John Denver的Annie's Song作为配乐那一整段是全片的华彩,顺便让我想起了记忆模糊的《汉江怪物》的结尾。本片左手讽刺极端动保组织,右手讽刺野心商人加御用动物学家,这个两头开涮的操作是可以的,但搞得落下实来好像只有美子一个孩子是好人,有伟光正之嫌。
崔永元看了会鼓掌
一个讽刺资本主义和宣传保护环境的寓言故事,前半段节奏很好,后面有点不行,整体算不错的流水线商业电影,就对于奉俊昊而已算一般。
杰克吉伦哈尔的浮夸表演非常有趣,影片揭示了一个会被大众忽略的问题,肉食主义的非道德性,但是拯救了一个玉子,依旧存在着无数悲剧。
奉俊昊从一流直线退化到三流,不是他的话倒可以给及格。几场重头戏都做的意料之外的肤浅无趣(虽然视听观赏性尚可),收尾也收地仓促且不知所措。恍惚间以为自己在看《美人鱼》,充斥着脸谱化的人物与表演。
只能救一个,但救一个也好
翻译是神圣的
前半部分视听太棒,老戏骨们狂欢
爱和伦理在消费主义面前势单力薄,历经艰险,我们在最后一刻仍期待奇迹发生,可不得不承认,到头来还是只有金钱能力挽狂澜。一猪换一猪,无奈又悲哀。如果我们极度幸运,也许可以保护自己所珍视的东西,可我们拯救不了世界,这就是现实。
我觉得很好看靴靴,口味再一次和豆瓣分裂
动物保护实在是个碰不得的话题,除非你拍成了宫崎骏那样。标准的非竞赛展映片,娱乐性特别强,却硬是被Netflix送进了主竞赛,开场出Logo还被记者嘘,这是何苦呢。
我喜欢玉子的眼神
左得不忍直视
开头铺垫部分还是有奉俊昊作品的特色,乡愁情节,后现代主义色彩,以及细腻的人与动物的情感。但美国部分还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意味,影片主题也没有良好的表达出来。解放动物联盟几位成员及整个联盟的性格特征刻画不到位。
1.请外星女神停止演电影,不然每次出现都仙气充满屏幕让人没法好好看片(签名的时候给的笔写不出水,女神质问“does it work?"把我吓尿赶紧双手换笔呈上)2.既然讲动物保护为啥开头要吃鱼吃鸡而且鸡也是自家养的为啥区别对待啊 3.电影节就是电影的节日凭啥商业片就不能竞赛???加一星顶!
奉俊昊这回在讽刺之上增添了很多浪漫色彩,最后居然可以在小女孩身上找到一丝暖意。这头河马猪做得非常逼真,让首尔的追逐戏十分精彩,后头的纽约场反倒有些泄气。可能受限于网飞,对社会的批判远远没有之前那么有深度,但韩美两国之间的融合基本保持跟之前的《雪国列车》一致,无功无过,偶尔有点小惊喜。结局比较失望,因为没有想到小金猪有这种价值。本是一场主角方被碾压的大戏,小金猪的出现瞬间将危机解除,让这场营救缺乏说服力。美佳牵着玉子离开屠宰场,仿佛呼应了遥远的《辛德勒的名单》。有善心的人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拯救深陷于水火当中弱势儿,也意味着势必要面对没有被自己救赎的不幸儿的死亡。
毫无感觉,也没看懂这么多大牌为何演一部这么乏味平庸的电影。
韩版冬阴功
吃这个动作就是以毁灭其他物种为前提条件的,或者说吃这件事本身就是充满罪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