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必要提一下原名《八月八日》,和前前前*n热门网游做一个区分_(:з」∠)_此片讲的是2008年8月8日爆发的俄格战争,时间正好在奥运会期间,此时全世界的目光多数被吸引到奥运会而非这场战争上了,对这场战争的关注度自然低了不少(不得不说普京心里还是有点小九九的)。
关于战争定性,俄罗斯和西方各执一词,但是普京对南奥塞梯的果断出兵还是有一定战略眼光的,既稳定了大后方,也凭借强硬态度为他获得了更高支持率。
回到影片上,八月八日作为战争片,还是有不少亮点的。
本片延续了苏俄战争片的写实风格,军事装备、战术考究到位,如T-72自动装填机的固定运作时间、巷战(有点回到两次车臣战争的即视感)等等,苏俄军军迷们不容错过。
片中的机器人是涉世未深的小男孩对各种战争机器的认识的具象表现,以此在片中穿插,虽然导演想法很好,但是看的时候还是有那么一丢丢说不出的违和。
至于本片的感情线,我看到吐槽的比较多,其原因大致能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观众习惯了好莱坞式的感情线,另一方面是本片人物关系稍乱加上电影还想要表达的战争、人性内涵与之杂糅,使得人物感情线有些许混乱羸弱。
关于本片的暂且就评这么多,总的来说作为战争片,本片还是挺不错的,当然了,最后还是要补充一下,建议看的时候跳出好莱坞的套路,让自己有个不同的观影体验。
最后的最后,安利一下本片主题曲柳拜Любэ的Просто любовь
这部俄罗斯电影,似乎让我了解了更多俄罗斯战争电影的新形象。
看后的感觉,耳目一新,沁人心脾。
08年奥运会开幕那天,格鲁吉亚首先对俄罗斯边境进行军事打击,俄罗斯遂对格进行还击。
--电影以一个俄罗斯年轻的母亲去边境战区寻回自己年幼的儿子这个很小的切入口为线索就此展开。
(女主真心俄罗斯美女,点赞)不若美国的战争大片,没有特别震撼的特效,没有描绘大国首脑军事高层深谋远略、调兵遣将的桥段,也没有影片《珍珠港》里那样刻骨铭心的跌宕爱情,而把刻画的重点放在了每一个亲临战场、在一场战争中要直面死亡的人身上。
--小男孩的爸爸面对敌人的坦克,站在炮口与自己父母坐着的吉普车之间,从容地托了托俄军的钢盔,又扭头冲着自己的儿子微笑,随着敌军坦克的炮响,再也不见。
这是一个儿子的坚强,一个军人的尊严,一个父亲的伟大。
他的微笑,不经让我想起了《美丽人生》中被德军士兵顶着枪口,依然微笑着学机器人走过儿子藏身的邮筒的父亲。
回想起来,让人感动。
虽然这个角色在电影伊始便离开,但回忆整部影片,这个角色很真切地体现出了人性的光辉。
---电影中设计小男孩的片段,多数都是在描绘他对那些让他不安的东西的幻想——邪恶的机器人。
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些情节和一部严肃的战争片格格不入,我刚打开电影的时候都怀疑是不是有人恶作剧,传了一部科幻动画到网上。
小男孩对机器人的幻想在这部电影里的运用,的确让我觉得似乎有些成事不足。
但看完电影再仔细一想,剧本如此一笔,也许是想把一部战争片变得更真实:对于一个小男孩来说,自己的亲人是善良的机器人,而敌人的战车是邪恶的机器人。
他并不太懂成年人的世界,不理解怎么会有战争,他的心里,只想有一个善良的机器人保护好自己小小的世界。
比起单纯描写战争的残酷,给儿童带来的创伤,剧本如此设计,父亲死于战火由一个善良的机器人倒下体现,让电影显得更温情,虽不够融洽,但却是这部片子的亮点之一。
---小队的指挥官和士兵,一个刻板,一直被老妈烦,一个色色的,却有些口吃,还有符合俄罗斯人各种“不靠谱”、“大条”等stereotype的坦克兵。
美国大兵的力挽狂澜,风情万种,个人英雄主义,在他们身上丝毫不见。
他们只是普通的士兵,有家长里短,有七情六欲,也会暗生情愫。
小队指挥官在受到敌人活力压制的时候还得接老妈的电话,跟老妈说一声枪响只是自己坐下来用力过猛,可谓幽默。
戎装在身,他也知道,自己没有时间停下脚步,向自己中意的姑娘表达爱意。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驾车护送母子二人的格鲁吉亚士兵。
本为一个民族,说着同一种语言,只因政治不得相互残杀。
“你的母亲也会为你这么做的!
”女主的一句话,让那个士兵放弃了军人的职责:服从命令。
但他担起的是,作为一个人的责任。
士兵角色在这部电影中的体现,可谓真实、感人。
---女主,作为本片贯穿头尾的角色,可谓在影片中暧昧了不少人:和可能开始下一段婚姻的投行男吃着饭又接着前夫的电话,和小队的指挥官、士兵含情脉脉。
虽然女主的名字叫Ксения (Kseniya),但她前夫叫她却是秋莎。
小时候喜欢上了这首叫《喀秋莎》的歌,这首爱情歌曲没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缠绵,而是感情质朴、节奏明快简捷,旋律朴实流畅。
这部电影亦是如此。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歌声响起时,描绘的是俄罗斯春回大地的美丽景色:漫山遍野的白色的梨花开放了,早晨的河上还笼罩着白色的水汽,一片静谧安详的和平景象。
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一直是俄罗斯人民心中的骄傲。
喀秋莎,俄罗斯女性常见的名字叶卡捷琳娜的爱称。
歌曲的作者将她作为自己心中爱慕的女性象征。
俄罗斯文学历来有着“圣女情结”的传统,女性形象绝大部分是神圣美好的。
“驻守边疆的年轻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视线从家乡转到边境,人物从喀秋莎转为战士。
而另一个重要元素也出现了:祖国。
这首爱情歌曲与和平年代的、卿卿我我的爱情歌曲不同,喀秋莎的爱情属于"战士"的前提非常明确:勇敢战斗保卫祖国。
而在这部电影中,女主为了找回在战区的儿子不顾安危穿越布满狙击手的敌占区,偷走敌人的越野车,闯过敌人军营重回俄军后方;从一开始不屑一顾儿子对于机器人的幻想,到最后把自己带入儿子幻想的机器人角色鼓励儿子不要昏睡过去;从不敢在空袭下开车,到开着吉普车冲向坦克,学着指挥官计算坦克装填炮弹的时间,让敌军坦克干掉了自家的军车,她是勇敢的,她也在改变,在进步。
--在投行上班的那个男人在影片开始不久变被女主抛下,因为他不是勇敢的战士,只能落寞地跟着电梯从荧幕中消失。
指挥官在战争胜利后找到了准备坐直升机撤离的母子,交谈中淡淡地说:“战争结束了。
我们赢了,打到了他们的首都。
”事实上,俄军在08年在推进到格鲁吉亚首都前就停下了脚步。
在军事行动过程中也尽可能地避免了对平民的伤害。
无论他们是因为何种原因只做了点到为止,电影希望表达的,是他们热爱和平。
电影的最后,是女主家电话的答录机。
几段投行男唯唯诺诺地的留言之后,是指挥官的来电:“嘿秋莎,我是Egor.”电影戛然而止,但相信剧本在暗示一段爱情的开始。
按通常的规律,战争中最需要的是《马赛曲》、《大刀进行曲》那样的鼓舞士气的铿锵有力的歌曲。
而《喀秋莎》这首爱情歌曲竟在战争中得以流传,其原因就在于:这歌声使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这歌声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了一起。
这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武器、卧在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
同样,在这部电影中,是美丽有勇敢的女主,和勇敢的战士一道,为电影描上了淡淡的,却又暖暖的一笔。
七十五年来,《喀秋莎》传遍了苏联,也传遍了中国。
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信仰和种族的人们喜欢这首歌,因为它表达了人类永恒的主题:爱国、勇敢、和平和爱。
而这部贯穿着喀秋莎的电影亦是如此,虽然有着小小的瑕疵,虽然有几个让人觉得不合理的槽点,但百年之后,人们回看这部电影,相信观众感叹的必定是片中展现的人性的光辉,而不是过度追求“女主怎么开车就传过了敌人的营地呢”。
这部电影的真实、质朴和平实,让它在战争电影中脱颖而出,值得一看。
非常优秀的一部电影,主线是体现母爱和亲情,其他的都是辅助。
母亲为了救儿子,不顾一切穿越火线经历种种磨难终于成功,途中大家对于这位勇敢的母亲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甚至连敌军的那个小伙子都帮她,这些都是因为看到她坚定而伟大的母爱。
很感人的一个小情节:那位战士在打仗时接到母亲的电话让他回家,还听到了枪声,战士安慰母亲说不要担心只是演戏。
世上的每位妈妈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在外即使有危险但为了不让她担心都会说没事没事……至于战争场面就不用说了,武器装备都很先进,场面异常真实,很多人说模仿好莱坞,真是眼瞎。
殊不知俄罗斯人不管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喜欢特立独行,根本不叼米国。
如果你曾经看过俄罗斯电影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战争场面都比好莱坞强。
《爸爸摔跤吧》上映时好评不断,很多人说想不到印度电影这么好,真的是井底之蛙!
印度的好电影非常多,阿米尔汗就有多部优秀作品,远比我们的国产电影拍的好。
再说说那些幻想的机器人情节,这是好多人吐槽的地方,我倒认为是加分项。
这是一个天真爱幻想的可爱男孩,应该平时很喜欢看这类动画片,在他的世界里好人和坏人就是那样。
我们都经历过童年,我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就幻想自己是郭靖,有很厉害的武功,看《奥特曼》的时候又幻想自己会变身。
小结:不得不说俄罗斯人的思维比较简单直接,没有像米国电影那样卖弄和装逼。
总的来说是一部很棒的作品
很少看俄罗斯电影,2007年的那部《十二怒汉》,给了我对于俄罗斯电影最后也是最深刻的记忆。
坦率地说,《穿越火线》的海报是让我对此片产生兴趣的唯一理由,当年的奇幻商业大作《守夜人》揭开了俄罗斯电影复苏的序幕,时隔近十年,很想看看如今老毛子的特效水平究竟会有一个怎样的进步。
不料,片头的那段CG特效差点让我放弃了观影。
一方面是特效情节上的老套,巨型机器人加上抢夺宝物的设定很难引起本人的兴趣;另一方面是特效技术上的欠缺,粗糙的效果与此片宣扬要比拼的《变形金刚》相去甚远。
其实想来亦是如此,《穿越火线》的成本只有区区1800万美元,在俄罗斯或许已达到「巨额」的水平,但放在好莱坞就是个渣,随便拉出一部二三流的恐怖片就足以秒杀本片。
事实上,一旦熬过了「脑残」般的片首,后面的故事还是基本能够接受的。
影片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离异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其内核便是母子之情。
母亲在俄罗斯士兵的帮助下突破格鲁吉亚军队寻找儿子的段落是本片较为出彩的部分,可以看到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电影在拍摄战争题材方面的长处,无论是大场面还是小细节都处理地相当到位,导演所动用的真实士兵、T-72坦克以及苏-24轰炸机等被很好地用在了刀刃上。
然而除此之外,本片便难觅别的亮点。
影片的主题含混是最大的问题,导演在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母子情深之间犹豫不决,既没有找到侧重点,也没有深入刻画。
比如「人性」这个最适合在此类影片中发挥的元素居然毫无踪影,也难怪整部电影紧张有余却精彩不足,没有留给观众咀嚼回味的东西。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特效机器人情节的加入就愈发显得不智了,不仅生硬多余,反而还影响到了整体的节奏,纯属画蛇添足、不伦不类之笔。
纯真的童年,残酷的战争,真实的场景,伟大的母爱!
完美的结合,大家耐心看完!
绝对不止7分!!!
意境上,超越了《拯救大兵雷恩》 。
淋漓!!!!
痛快!!!!
俄罗斯人的硬骨头气概和天生的从容潇洒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得让人瞩目(好像有一个人物是南奥塞梯的总统,同样赞当时他的确披挂上阵,和普通士兵一起上前线很有李云龙的风范!!!
要是真打仗,天朝有这人么)但我不想在这里说那些帅气又憨憨兼实力强劲的俄罗斯士兵(真心觉得那个结巴在买萌),不想说那个勇敢漂亮敢爱敢恨的俄罗斯妈妈,不想说那个有情有义临死前保全孩子的俄罗斯父亲,我只想写写那个孩子爱幻想的可爱的孩子。
看到好多评论说那是个弱智,我,不能苟同啊而他的幻想恰恰是我佩服编剧的原因试想一下,一个孩子孤独掉在交战中心,亲眼看见父亲祖父祖母死亡,又被流弹击中脑袋中国编剧会怎样安排啊!!!
绝望犹带泪水的眼神啊!
啊!
麻木到毫无表情的面孔啊!
啊!
哭得好无助啊!
啊!
再加几个特写尽头放点张艺谋的宫廷音乐就更完美了啊!
啊!
又托起一代童星啊!
啊你妹啊呀啊!!!!!!!!!!!!!!!!!!!!!!!!!!!
我敢保证放中国就这样了!!!
但那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孩子!
一个大人当遇到不能承受的外部刺激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来舒缓精神压力(他母亲),那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更何况那只是一个爱幻想的小孩子。
那个孩子接受不了死亡,接受不了战争,他甚至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受伤,他不是说了一句吗?
“我不要战争,我要机器人”他还没有接受残酷的能力,但他又心知肚明谁是好的谁是坏的,所以,他只能将好和坏简单地融入自己幻想中的世界(比如把他爸他妈还有俄罗斯士兵想象成好的机器人,他知道他们是保护他的)。
等到恐怖残酷过去后,他可以接受的时候(医院醒来),他自然就想了解现实世界了(问爸爸的事)。
这就是真正的儿童世界,在儿童眼中,对于战争,他最真实的印象就是这些所以,在这部片子里,我找不到国产同类型题材片子那种激烈得呼天抢地的悲怆,反而留下种很正面,很阳光,很勇敢的印象(虽然我觉得俄罗斯大佬开会那些完全是个败笔)。
同时,也巧妙地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如果不是那么恐怖,他需要幻想机器人么?
孩子不应承受这些!!!
这是你们大人的事大人摆平俄罗斯人骨子里那股爽朗直率就出来了天朝你还在林黛玉还是红孩儿?
还是幼儿敢死队?
总之吧,你不流出上辈子的泪水你对不起分分钟两三亿的大烂片啊最后战争真不是个好东西不过什么时候天朝像当年邓爷爷揍越南一样,或者像俄罗斯揍格鲁吉亚一样揍一下非鲁宾或者把钓鱼岛设为导弹靶场什么的我没意见
我承认,我被所谓的俄国版变形金刚骗去看的,甚至影片的开头我都以为是儿童版变形金刚,我错了。
影片的意义在于,一是看到了目前俄国的社会风气、物质水平,虽然大家挤得的是陈旧的大巴车,穿的不时髦,看见靓女会吹口哨起哄,但大家融洽相处和现在的我们真是天壤之别。
二是俄军的巷战水平拍出来比国产片、某些好莱坞片强很多,没有英雄主义,只有娴熟的技能和团队。
三是满天飞的火箭弹好壮观,比看烟花过瘾。。。
和第九连比,这个商业性浓些,但可观性多了,值得一看。
最一开始我以为自己看错了电影············说好的格鲁吉亚战争,怎么成了科幻+魔幻片???
直到看了6分钟以后,才明白:哦,这是小孩儿的舞台剧啊················
但是过去了8分钟,突然现实中又出现了机械怪兽···············
正当我觉得剧情要向机战片发展的时候················镜头一转,进入了大兵的视野,总算是进入正题了——格鲁吉亚战争的前夕
·······························哎,前面搞了这么多3D,差点还以为进错了片场,,,导演你真的就没别的可以拍了吗???
剧情可以忽视了——直接跳到战斗场面,不得不说:毛子的打戏确实比较耐看。
各种强行便当,就拿一个栗子:导演强行给侦查兵小队的一个队友开了降智光环——周围说不定埋伏着多少敌人,这个仁兄居然有闲心去捡一个苹果吃············然后果不其然地被伏兵打了··········
你是没吃过苹果还是这个苹果上写着【便当】?
也许是敌人是以拿苹果为号?
小伙儿你是通敌吗???
在女主一路飙吉普,读秒躲炮弹等一系列猪脚光环放完了,还能碰到一个格鲁吉亚活雷锋··········
这个格军看到女主,得知女主是救子心切,于是············直接扔下基友,送女主母子去安全地带了···············
格军基友一脸懵逼ing+气急败坏ing········——————————————————————————————————————强塞了很多【体现人性光辉】的剧情,但是却弄得我尬癌不断。。。
打四分吧,是几年来最好的战争片之一,还有一部是2016年的美国那部军医片。
嗯,俄罗斯拍这部片至少没老美那么虚伪,战争的起源至少提及了地缘格局因素。
少了南奥塞梯,不但会使得俄罗斯抛弃了占南奥大部分比例的俄族同胞,还会导致俄在地缘格局中被进一步削弱,因为一旦妥协抛弃南奥,格鲁吉亚彻底倒向西方北约了,就如同之后的乌克兰,这一仗非打不可。
为了地缘格局开战永远是战争的第一考虑要素,至于老美经常用的别的什么借口,如mz啊打倒独裁啊之类的意识形态因素,全尼玛是胡扯,沙特这么大个君主独裁制国家就没见老美动过手。
看了《穿越火线》,将母子亲情置于俄格战争的宏大背景之下,全面展现了一场俄罗斯视角下的战争。
变形金刚特技制作水平一流,俄罗斯电影够中国光脚赶上一阵的。
可惜剧情略显拖沓。
(2008年8月8日起,借北京奥运会之机,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为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而爆发了一场战争。
俄罗斯最终获得完胜。
)
三个字——大烂片
超长待机,你值得拥有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抛开历史,抛开真相,绝对是一部神片
这尼玛看预告还以为是毛子国拍的外星人侵略地球的科幻片。没想到居然是讲述精神分裂早期的妈妈横穿苏联内讧前线去救重度谵妄的儿子的故事……但是毛子讲述打仗的画面就是比较简单粗暴一气呵成,突突突。比米帝那种矫情好看多了
老毛子能拍出这个效果加一星,完全不逊色于美帝好莱坞啊,犹如真的战争,细节基本都很好,手机们也太不给力点了吧,但是貌似手机信号也很牛逼,电量很牛逼啊,说快没电时,还是满格电量啊,可能是我国生产的优秀产品。
各种看不懂
第一次被豆瓣打分骗了 有点像80年代国产战争片 只不过鸟枪换了AK47 本来可以给两星 无奈 WTF 周边3-4个小屁孩在无德监护人陪同下一直说个不停 还有几个中年男女时不常脑残说几句 对了 就是五棵松耀莱 电影菜市场 WTFFFF 补充一句 也有懂道理的群众啊 有人在亮灯后提出了想揍导演的意思 me too
我爱战争片!其实可以给四星如果那个熊孩子不那么熊的话,以及明明就是个妈妈寻子的主旋律,搞出一大堆金甲勇士一样的CG动画,这画风不对啊……
打四星 。。。
和仙境之桥比起来,完全是垃圾。
这片子应该把名字改成《中二病母子脱险记》。
过瘾啊!俄罗斯影片真不错!开头的动画我还以为下错片子了
不知所云!
女主那张略略不讨喜的脸让我看不出母爱的伟大
哪个二货写的剧情简介,根本就弄拧了
这种傻逼剧情的战争片对于我来说 整场都是尿点 不过就是心疼那点票钱 看完再走得捞够本 看来还是屌丝心态改不了啊
剧情有点2,战争场面相当不错。这小男孩的变形金刚情节该有多严重啊,还算有个超强嫩妈。
俄国战斗力不可小觑
少点前面无聊的机器人就好了 风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