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韩版才知道当初国产这部剧为什么没坚持看完。
缺少幽默,缺乏人生感悟,缺少温度,缺少积极心态表现,背景音乐不好。
虽然演员、服装比韩国版的漂亮,但是缺乏人情味,太漂亮了,就刻意了,也正如这部剧整体给人的感觉,刻意的去表达老年的无奈,却没有体现出生命的坚强。
这部剧的演员选择和服装、妆容太漂亮了,都没有年老色衰的感觉,一位位四五十岁的样子,却纷纷抱怨老了,癌症了,健忘了,要离世了,很有无病呻吟的感觉。
甚至让我这做晚辈的有些生气,外婆80多岁了,也没整天活在生老病死的阴影中啊,她们至于吗!
这如果让外婆她们看到了,会不会也陷入这种悲观情绪中呀!
但是韩版的,是真的老年演员去演,会让人感受到她们在坚强与无奈中的矛盾,也会让人从中感受到生活就是这样,有喜有悲,时间慢慢消逝,还好还有爱。
具体演员上,个人觉得,邱雅阿姨真有范儿,国际大明星的样子,比韩版好看,舜华阿姨也比韩版的好,大小姐的温柔演到极致,这部剧里,挑选的最合适的演员。
许建树角色韩版的更好,损人犀利但不大呼小叫。
何安宁真是远不如韩版帅,而且刘海为什么要把眼睛挡住,非常阴郁,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是个心理变态呢……顾嘉一20多岁的样子,不如韩版真正30多岁女人形象,演起来没有生活味,而且也不像个能洞察人生的作家。
总体来看,这部剧导演是不够真诚的,不过是想拍个暂时火的热剧而已,不够用心,有些角色选的不好,所以整部剧才给人做作的感觉,可惜了几位好演员的表演~
冲着韩剧《Dear My Friends》拿下2016豆瓣最高韩剧的名头,兴冲冲地追下了这部剧,当时整体感官差强人意,我给了三颗星,但当我看了国产版的《亲爱的她们》后,给韩剧的那三星让我有点后悔,分分钟被吊打的国产翻版让我在打分上纠结不已,最后也要支持国剧,索性给三分,但两部剧差得真不是一星半点,详述如下。
1. 国产版《亲爱的她们》基本保留了原版的人物框架,一位大龄女青年和五位中年阿姨的故事。
但就具体细节而言,浮夸、不接地气是我对编剧最直观的看法。
就家庭背景而言,国产版的阿姨们定位应该都是中产以上,住大房子开着小车子,开得小餐馆也是高大上、充满小资情调,这样小康的背景+鸡飞狗跳的家长里短(癌症+车祸+离婚+老年痴呆),又如何打动大众?
剧组可能就是有钱,但有钱就一定能产出打动人心的好剧吗?
从豆瓣给这部剧打出的分数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并不是。
女主白莲花的人设路线、二男无条件追一女的套路对于人物的塑造本身就是一种浮漂,顾嘉一集美貌多才、善良单纯、闪闪惹人爱于一身,加上姜妍的“锥子脸”,成功演出了一位大龄女青年的完美人设,假得离谱。
2. 舜华想要自杀,去顶楼上、去马路上、去海边;佳雯遭到家暴;慧贞忍受老公暴脾气;男主向女主求婚,被车压断双腿等等,就这么平铺直叙地拿着原版照抄?
细节呢?
本土化呢?
一堆人选择在深圳拍戏,除了车牌号,我没有看到这些人在深圳生活过的痕迹,做饭一溜北方菜我能说分分钟跳戏吗?
宋丹丹还是老样子,“嘿、讨厌、白眼”三段式一成不变,拍摄组把大部分心思放在硬广上了,三九感冒药、那个抽纸盒、还有一箱箱的莫斯利安...看得我尴尬症都犯了,比较良心的一点是剧组舍得在手机通话上下功夫,每个电话都是实实在在让你看出来真是来电话了,通讯录也与剧情保持同步。
但是,这并不是重点啊。
3. 实在打不出来字了,懒得吐槽了,当编剧一厢情愿地不走心就想不劳而获、或者是想省时省力时,这部剧的质量就注定漂浮在云端。
前情提要,我没看几集哈女主是杂志社写稿的,公司让她去个什么什么小国家写游记,她拿着机票就飞去奥地利看男朋友,回头就网上抄袭别人的文章凑出一篇游记关键是偷别人拍的照片水印都没去,所以才被主编退下来了,而且她上司还是知道这文章是她拼凑的,只怪她照片水印没去掉???????
这都是什么剧啊好兄弟姐妹们,现在这种抄袭环节都可以正大光明地上电视了吗😭😭😭😭😭😭
刚看前几集:1.许建设是bug么?
砸电视的冲动都有 如此没有素质 如此自我为中心 如此脑残 如此看不懂眼色 🤬2.许佳楠 懦弱到爆表 3.卫华演啥都有家有儿女的围裙妈妈的即视感 肢体 眼神都有这样的感觉 围裙妈妈的台词琐碎 太碎 细碎细碎的 4.嘉一的左右脸看着不一样呢 还有嘴也怪怪的5.何安宁咋有张不开嘴说话的感觉呢6.这几个阿姨住的都很好 大 house~
剧集在展现妈妈闺蜜团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加入了对于代际关系的探讨,80后小年轻顾嘉一与她的妈妈马卫华,顾嘉一的阿姨团与她们的子女们,以马卫华为主的闺蜜团和她们的父母们,三代人之间都存在着因年代、环境等原因而产生的代际问题。
两代人的观念之差就体现在这些日常摩擦与冲突中,种种贴近现实生活的情节,让观众纷纷对号入座,找到了宣泄出口。
而创作团队将这些日常摩擦点放大,就是为了让观众通过这些生活日常小事找到共鸣,然后都去试图理解对方,在这期间努力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明白所谓的代际问题,都是源于爱。
在多数年轻人的想法里,父母辈到了晚年,大多数都是早睡早起,每天买买菜看看书,一天说不了多少句话,逢年过节就守在电话旁边等待儿女的问候。
但《亲爱的她们》里的画风却截然不同,妈妈们的日常是主动出击,儿女没空管我们,我们自己玩。
以马卫华为主的闺蜜团,个个都有着独特的个性。
以“50+”妈妈们为主角的内容题材,创作意图是为呼吁社会关爱长辈,关注父母子女亲情问题,这样一个项目,在如今以“九千岁”为主要收视群体的电视剧市场,珍贵且冒险。
《亲爱的她们》却是一个特例,不刻板说教,不枯燥乏味,能够跳脱出传统的思维,以子女视角旁观这群乐观向上长辈的生活,又不喧宾夺主。
丰富立体的人设、细致真实的故事情节、令人信服的精湛演技都无形中让观众心甘情愿接收剧集传递出的暖心思想。
剧集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离不开创作团队的精工细作,更离不开创作团队的初心,因为想给父母一份“礼物”,所以就要做好这份“礼物”。
这也更加证明,“内容为王”的时代,踏实认真做剧才是永恒的通关法宝。
老戏骨演技炸裂,青年演员也都演技在线。
虽然故事有不合理性,但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有一段是嘉一和她妈去旅游,然后母女俩聊天,嘉一想到以前对母亲没耐心然后跑到厕所连扇自己好几个巴掌,还有老头终于学会了浪漫和尊重,取得了老伴的原谅…哭的我稀里哗啦。
结局还是挺美好的。
经历过悲伤,迎接来了希望。
没看过也对韩版没有兴趣,因为国情不一样不论。
抵制国产家庭都市等等糟心戏的我,要为她们打call。
作为同嘉一一样的年纪,类似的家庭,“她们”真的是在中国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的原型。
当你老了,儿女不在身边,独自一人或老伴不给力,朋友们的互帮互助是最后且唯一的救赎。
剧中出现的母女矛盾不愿跟老人一起住的儿女婆媳矛盾...在30岁的年纪体会颇深。
我是跟妈妈一起看一起讨论的,剧情仿佛是我们生活的镜子,我们看后能理解彼此的一些立场和想法,是这部戏很成功的地方。
瑕疵肯定是有的,广告硬直入,某些剧情的不合理。
但老戏骨们演技在线、人物刻画精准,中国的妈妈们怎么就不能在糟心的生活中保有环游世界、寻找自我的心愿和想法?
怎么就不能有第二春?
多个人照顾关心他们不好吗?
我憧憬着她们的生活。
我希望我以后不是在照顾子女孙子们、每天烧饭做菜打扫卫生的生活渐渐老去,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我希望有自己的生活,我希望能和朋友们经常聚聚出去玩。
以及西方开始出现的老年社区。
前天下午在外婆家看了几集,我觉得这部剧挺好的,至少挺符合我身边阿姨们的生活状态。
谁说妈妈辈们就不能组姐妹团赶时髦?
我觉得宋丹丹的角色性格跟我妈好像,说话语气,搞笑风格就连姐妹团都贼像。
作为90后,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在为我们担心房车婚嫁的同时也开始更加开放了,他们也懂得享受生活了。
他们玩微信,参加户外群出去玩,会组自己的姐妹团定期聚一聚,看电影或者唱K。
很多时候和她们聊天你会觉得很有趣,她们有她们那一代固有的看法,又绝对不让自己表现出老古董的样子,但是有时候说了些“劲爆”的话又会觉得在孩子面前不好意思。
我觉得剧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个逐渐发达逐渐开放的时代,我们的“老一辈”妈妈开始做新一代活力妈妈,老一辈和年轻一代更像朋友,互相了解互相影响,乐观有爱地面对生活。
剧情里的妈妈们真的是我们日常看到的妈妈们吗?
她们都化着这样精致的妆容住着这么富丽堂皇的小别墅?
中国近几年的历史,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造就出这样一群人?
剧情人物完全是飘着的,没有根,只像摆出来一个个标签化的人设。
我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这居然是翻拍的韩国那部亲爱的朋友们,因为说翻拍吧,没抓到现实中的精髓,但是换内核吧,又没有看到真正接地气的中国妈妈,有人说演员演技在线,可惜这糟糕的精致感和刻意的煽情让我根本没有看下去的勇气。
不知道前面那么多好评怎么来的,感觉都一个论调,也可能那是高端人口的亲切感吧。
真的觉得现在国内真正有水平的影视都不在正规军里,有灵魂的作品在年轻的导演和原创者手里。
先说一下,本人不怎么喜欢看韩剧 还有什么韩国欧巴。
韩剧看的也少。
看了原版(基本是全速跳过)和翻拍, 真的是 没又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果这部剧是原创.也许还凑合,但是有了韩国原创剧在那摆着, 我只能说, 一个在天,一个不在地, 在太平洋海沟里.韩国版本,好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国产翻拍也是烂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什么时候国产剧能 拍出一部dear my friends 如此直指人心,深入人心的电视剧我会毫不吝惜的去赞美。
可惜没有., 要么剽窃.要么借鉴 要么光明正大的买版权翻拍.好吧, 不管你什么方式, 拍出来的玩意能看吗?.就知道圈钱. 强行植入广告,明明讲的是一部老年人的剧. 站在女主角度讲述老年人的戏楞是把客串角色改成男主.强行加戏.结果不伦不类.不说了,还有很多.吐槽的太多了.总而言之,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国产原创剧,能达到dear my friends的高度。
(说真的,真不想吹别人家的多好,自己国家的多烂,只是我无法自欺欺人,哪怕你稍微拍得能让我正儿八经看完,我都吹捧一下国产剧,可惜不能)
几个老戏骨的演技果然好,就是这个本子强弱互显,几位老人家的故事确实打动人心,年轻人的故事有点造作了,幸好没有上演结婚的戏码!
我原本以为我国的年轻演员的演技被韩国吊打,看完这个我发现我不仅年轻演员,还有中年演员,老年演员都被韩国吊打。
为是我自己也是很多正在老去,却越来越年轻的老妈们打call
不违和,叔叔阿姨们的表演可看。
中国版就像蒙了一层廉价的都市滤镜,不管是情感还是生活细腻度都隔靴搔痒。所谓老戏骨,演生活剧也套路的很,都是程式化了的熟练工种,只演出了婆婆妈妈的表象,人物没扎根,也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还行吧 就是几个大妈在耳边叽叽喳喳 一对作天作地小情侣太刻意了
第二集那个停车的情节真的给一星不能再多了。真是上不了台面
不要毁剧了好吗?!!!
没看过韩版,但好在阵容都是老戏骨,所以整体还是看的下去的。都市老年的题材首先就够温暖,但后半段无论是剧情还是节奏都有些崩:每集充斥的无数广告植入、支线剧情发展过多顾此失彼、主题曲强行煽情导致每集都会听好几首歌。。。觉得需要看看原版韩剧,毕竟无论是剧本还是制作,国产剧还有很大差距。
制作还不错啊
因为一首《时间很美》,看了一部剧。很生活,婚姻,家庭,子女,父母,就是实实在在身边。面对生老病死,还有好多事没做,养大子女,是父母们最大的成就。老来有一帮朋友作伴,那就非常好的事情,互相帮衬,尤其我们这类人,一个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宋丹丹的人设和现实一样,包容理解,希望孩子快乐,圈粉
看老戏骨演戏很过瘾啊,尤其是朱茵阿姨,打算看看韩国的原版。
小辣鸡
在深圳拍的,深一代真有钱真幸福,一把岁数还谈恋爱
又逗又温馨,没看过原版,虽然是买的版权,但更接国内地气不是。
翻拍,我亲爱的朋友们。拍出了满屏的尴尬,张若昀真的一言难尽啊!哎,日韩的人设和剧情环境融为一体的,真的不合适我国翻拍啊,怎么看都显得很做作啊亲!
因为对原版的喜爱坚持看完了。为了增加篇幅多了很多女主的感情戏,感觉很没必要。剧情也变得更狗血了。人物的塑造上,舜华,秋雅,徐建设都还不错,别的人物没什么特色。
为了那一份只有同龄人才能领悟的情感,给四星
看不下去
翻拍自韩剧,但比人家差的太远了!东施效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