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前往观看,也可以不前往观看,成品处于“鸡肋”的范畴。
总评:原以为是一部俄罗斯版的《大逃杀》,结果,又走回了《饥饿游戏》的老路,不过好歹有那么点点创新。
缺少亚洲人民所期待的其智若妖的高层战斗(欧美人都是直来直去的也没有办法)、人物选取缺乏典型,过于脸谱化、功能化,创意倒是十足(预告及开片那个坐在沙发上迎接黑色飓风的男人使我交上了电影票)(老毛子,你欠我半张电影票)适合观影人群:自认为脑洞比较大,不堪忍受国产片的“精神病”“路人犯罪”,该看的都看完了的等等。
以下涉及正片,有剧透以及笔者个人观点建议,请考虑之后……《暗杀游戏》电影,不知道是由于剪辑的原因,还是导演本身的想法,整部片子总时长91分钟(我相信,这是最大的问题)。
看完之后,总给人有一种虎头蛇尾的错觉,感觉明明马上就要进入全片的高潮,揭示出整个当时的世界观,却突然之间一刀斩下,演员表慢慢升起……所以,我称之为这是一锅有待“熬煮”的鸡汤,至于毒与不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剧情设置方面,倒是别有用意,一开始最先介绍的两个人正好是一方对立面。
一个身患绝症、只余三个月生命的穷人,为了给自己的老婆孩子留下一笔不菲的财富,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电视直播杀人游戏《Mafia》。
(这个起因,倒是让笔者莫名的想到了《绝命毒师》里的老白,差不多的境遇,差不多的想法,差不多的老实人要发神经的际遇!
)而作为对立面的,则是另一名富人,家财万贯,奈何家庭不合,尚且活着的亲人都是盼着这位富人早点死去好快点分享他一生遗产的家伙(嘛,不管身处世界哪里,有钱人家的设定总是逃脱不了这些设定。
)作为一个惜命的富人,半只脚已经踩到棺材板的家伙,他参加这个游戏的目的,一开始就交代给了观众。
这是一个赌徒,他的财富,他的一生,都在赌博之中选择,所以对于他的家庭,以及他的财产,他也采取了用“赌博”来解决。
至少,在他人生的最后,自己混蛋的家人可以第一次认认真真的鉴证他的终途,亦或是他们的末路!
两个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地位,却是以同样的际遇,参加这么一场比赛,不得不说,这真的是开篇就立好了满满的FLAG!
游戏开始,我们的导演跟编剧开始不走心了!
游戏整体大致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介绍游戏“出局”之后的规则,我称之为“功能性使用人物”,因为参与游戏的总计十一人,并且只有两个是杀手,所以一开始就抛出了三名“平民”牺牲品。
而死法,则是施虐狂般的,“害怕什么就死于什么”。
呵呵,明明有竖锯这样的艺术家存在,毛子却偏偏选择了电锯惊魂式的直来直去。
此处,暂且不婊,一记直球倒也无可厚非。
第二段,心灵鸡汤,明明应该很煽情,为了贴合主题的,却是被炖烂了。
收受贿赂做为证的目击并且救人者与被冤枉连带拖累家人的少年罪犯,要矛盾有矛盾,要利益冲突有利益冲突,本该是极为有趣的一对。
我的天,看到结果之后,我那个悔恨,怎么就会期望北极熊也有细腻的一面。
个人感觉:第二段开头一直在刻画少年的无辜,他是被朋友载着,事发之后又被冤枉,造成自己的单亲母亲也连累受到社会的排挤(门口喷着杀人犯的母亲啊之类的),在结尾,少年罪犯被投死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使用反转呢?!
其实,撞车导致两名女孩身亡的那个人,为什么就不能是他呢?
在赴死之前煽情的演绎,难道就不可以是为了自己的母亲摆脱现在被整个社会所排挤的困境,而一手导演的呢!
在黑暗之中透露出一点人性的光芒,总比这种为宣而扬更令人有代入感吧?!
之后就是第三段,也本应该是最终的高潮段落,讲述的是余留下来四个人(穷人、富人、一对认识一天就一见钟情的情侣)还有一个死人(号称预言家的工作人员,实际上,也是个牺牲品)。
对于这一段是最不满意的,煽情不够,剧情拓展不够,世界观的揭开也没做到位。
前段一直在阐述,“出局”的人,死亡是他们唯一的去向。
所以,一直在等待着反转。
结果,反转的确又了,但是,你这转的太生硬了啊!
感觉编剧编不下去了,直接用世界选美万年不变的口号,“爱与和平”来生拉硬拽的忽悠完事一一爱人相爱,富人、穷人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这个世界多么美妙,空气多么清新。
真的,我看到这,像是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
为此,笔者决定以这个题材,写一本同人!
以上,致此。
感谢每一位点开,看到这里的豆友。
PS:第一篇影评,随手而写,如有意见,还请釜正!
如果你是抱着看狼人杀,看推理的,你还是不要看了,没有一点的逻辑,还不如看马东的饭局的诱惑。
基本上杀手很明显,跳预言家失败而没被怀疑,这就是很大的问题。
但是这部影片我还是坚持看完了,最大的收获就是那些人在明知投身在了一场死亡的游戏中,面对死亡确是拼了命的挣扎,不管是第一个试水的舞女被投死时的无助。
还是他的追随者抱着必死的心,面对死亡得努力拼搏,面对虚幻的海岛还是想拼命的求生,都给让人觉得很震撼,也觉得很悲凉,不管是怎样得死法,都会是一场很恐惧的事情,杀手得胜利是要让人们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但是作为一个无药可救的人,胜利也许只是对上天不公的最大的补偿。
更是对把生命当儿戏的人最大的惩罚,但是生命又像一场游戏一样,不到最后无法预知,也无法支配结局。
生命更像是一场博弈,一场赌徒的游戏。
根据聚会的狼人杀改的电影,只想说剧情有点牵强。
预言家指明痴情男是杀手,但结果痴情男不是,那说明他说谎,不应该怀疑预言家吗?
我一度以为18岁的那个过度善良应该是装的,结果他是真小白;也怀疑孤儿院女是装白莲花,其实是杀手,没想到她真的是白莲花😂。。。
好吧,有人会很善良,是我太暗黑。。。
不过还好结局也没那么意外。
最后的升化主题也挺牵强。
你代表正义,你要敢于挑战黑暗,你要敢于挑战规则,你最后失败了,但你还是要敢于挑战。
我服!
文/梦里诗书耳熟能详的杀人游戏与科幻电影的结合,是《暗杀游戏》一个颇为新颖猎奇的切入,但作为同类电影来说,这种生存游戏的好与坏,一面在于充沛的剧情张力,另一面则是深刻的人性回归,但显然就这部电影来看,二者皆做的乏善可陈。
今日的俄罗斯电影其实已然不可于过往的前苏电影同日而语,虽然其仍旧显得相对冷门,可在电影特效上却有着大跨步式的进步,这一点,不管是从奇幻电影的《他是龙》,还是这场科幻的《暗杀游戏》都可见一般,电影将时间设定于了未来的俄国,11个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平民与杀手的游戏中争夺最终的胜利,但不同的是输者将要付出的是自己真实的生命,以此为引的展开,电影所寄予的深度是人性的深浅。
其实对于这种故事,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心慌方》《大逃杀》《饥饿游戏》都是同类型的剧情架构,这种类型电影所最为苛求的觉不是有着多么毁天灭地的特效,而更关乎用生死渲染的剧情中能否突显深刻的人性思考,可令人遗憾的是《暗杀游戏》在特效上制作的精良,并没有能衬托出这样的深度,开场所铺设的悬念,随着剧情的推进,越发疲软尴尬,对节奏掌控的失衡,使电影变的苍白无力。
这部电影之所以会在剧情上出现疲软,在于来自战斗民族的导演编剧犹如一锅大杂烩般往里面融入了太多的东西,惊悚、悬疑、灾难、爱情、魔幻等等元素虽然都有着体现,但却没有一项能令人惊艳亦或是感动,超现实的构思虽然给予了电影更多的想象空间,可这也并不意味着在没有足够驾驭能力的情况下可以肆意妄为,而看似强大的脑洞非但没有能如同《盗梦空间》般真正的强大,反而令故事显得故弄玄虚。
《暗杀游戏》总体来说就是一场无聊的游戏,但这部电影所令我侧目的是俄罗斯电影的进步已然能做到并不逊色太多于好莱坞级的视觉震撼,再反看国内某些总是群星荟萃的奇葩之作,着实令人汗颜。
在整个游戏进行直到结束,全场还剩四个人活着,杀手伊莱,平民卢卡、基兰、凯特;那么作为最后取得胜利的唯一者杀手依莱是怎么活到最后的呢?
我们来看看整个游戏的死亡线以及发言。
游戏死亡线:玛丽->布特切尔->Verkhorg->Vladimir->劳拉->康斯坦丁->伊万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人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
玛丽:为什么第一个死的是玛丽呢,其实玛丽第一个死是必然的。
游戏开始,彼此陌生的11个人开始投票介绍自己,玛丽不是第一个发言的人,却是第一个让大家记住的人。
伴随着短片个人介绍以及个人发言,其他人发言基本符合陌生人互相相识逻辑,简短有保留的介绍说明自己来的目的,唯有玛丽,在介绍自己的同事对投票进行了引导,片中台词是“我觉得杀手是个青年男子”,这成功的给自己树立了拉了很多仇恨,并把大家的关注点拉到了自己身上,果不然,接下来囚徒布特切尔扒出了跳跳女,紧接着跳跳男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彼此都陌生的人群中突然出现两个人相熟,成功的让他们变成了不一样的群体,所以第一轮由杀手领投,其他人跟风,玛丽被票死,即使跳跳男想自我牺牲,也完全没有丝毫作用,可以说玛丽是被自己蠢死的,她的死也是迟早的事儿,毕竟缺乏生活的智慧在这种严苛的游戏中生存概率几乎为零。
布特切尔:作为游戏中第二个死亡的人,他是被杀手杀死的,他的死亡是他自己与杀手气场不合造成的,毕竟杀手依莱是一个为爱战斗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允许队伍中本身就有罪恶在身的人存在着呢。
Verkhorg:Verkhorg的死亡应该跟他自己跳反有关系,作为一个平民,在第二轮跳反,混淆大家的判断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引导,他的死亡一半败于爱情,毕竟跳跳女被投死了;一半败于智慧,在不合适的时间点做了正确的是,毕竟康斯坦丁真的就是杀手。
Vladimir:作为一个正直的军官,因心怀愧疚而参赛,其实本身求死就占了很大的因素。
就从出发点来看,其对情绪的处理能力本身是有问题,果不然在这第三轮投票中当劳拉说他可能是杀手时出现报复性的语言,并且情绪失控,与大部分人语言交锋,成功的让所有人对他产生了厌恶感,包括整个游戏中情绪最稳定的老赌徒+富家翁卢卡老头。
故Vladimir败在他火爆的脾气上面。
劳拉:作为一个平民,也是死亡的平民中倒数第二个死亡的人,其实做的已经很不错了,在第三轮被第一个投票的时候,没有给大家考虑杀手是不是她的时间,能及时利用自己与Vladimir矛盾投票给Vladimir给了大家另外一个选择,并且在游戏中没有发表过过激的言论,成功的保护了自己。
只是,为什么杀手会选择杀了她,而不是基兰,卢卡、凯特、伊万呢,对比发现,虽然伊万是个囚徒,但一直说自己是被冤枉的,并且再整个游戏过程中,攻击性不强,所有表现符合其善良的人设,算是表里如一;基兰,卢卡、凯特三人在游戏以及介绍当中也没有负面糟点,唯有她,重度醺酒者,并且来游戏中是为了寻求找回自己,是一个生活状态比较糟糕的人,根据人群吸引力法则,这样的人,在同比四人中是最不容易引起别人好感的人,这应该就是杀手选择她的原因。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死亡的这个环节可以说是这个游戏的精华环节。
剩余6人,可以说都是现实生活中活的明白的人。
游戏进入高潮,经过了几轮,作为杀手,康斯坦丁引导大家除掉一个平民,杀依莱跟票,卢卡老头事不关己随意投票,毕竟是赌徒。
基兰则认为康斯坦丁嫌疑最大,凯特跟票;而伊万则相信自己的判断,指认杀手依莱。
投票失败,第二次投票卢卡老头由不清晰降降变的清晰,跳票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自己选择放弃。
伊万:被杀手杀死。
其他活着的人呢,又是为什么活着呢?
基兰:作为男主,正直,勇敢,活的很潇洒的一个人。
整个游戏过程中很理智,也很理性,这是他进入游戏高潮阶段的基础。
在情人凯特被选中杀死时,勇敢的站出来,跟她一起面对,对爱情做出了一个教科书似的诠释。
在加上康斯坦丁的助攻,成功的助力凯特跳出了游戏设计的死亡轨道,救了凯特,同事也拯救了自己。
凯特: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能真实的面对生活跟对待他人,让她活到了游戏高潮,最终被系统选择死亡,也因女主光环被男主拯救,可以说是当你真诚的对待生活,生活也会真诚的对待你的写照。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的付出跟善良总在不经意间得到回报。
卢卡:可以说是生活的智慧让他活到了高潮,好运气让他活到了结尾。
依莱:作为最后胜利的杀手,首先得益于他的审时度势,开局的不表现攻击性,中局投票康斯坦丁混淆视线,以及在只剩8个人的之后的阶段坚决跟着康斯坦丁一起票死平民。
可以说是一个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儿的人。
再加上最后的好运气,基兰为救凯特挺身二沉池,只剩一平民一杀手,完美利用游戏规则取得胜利。
或许他没有卢卡那么高生活智慧,没有基兰的勇敢,没有伊万的善良,但他能认清自身,能审时度势,成功的走在了最后。
最后依莱胜利了,但在我看来,或者的四个人都胜利了。
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活着走出了这个游戏。
当你用积极的思想去拥抱生活的时候,生活也正在积极的准备拥抱你。
-仅以此文告别过去充满负能量的日子,同时也希望正在抱怨生活的朋友能换个角度看世界,或许更美好。
我们参加了一个几乎没有胜算的游戏。
只要邪恶还没有受到惩罚,就总会有人去挑战那不合理的制度。
那些相信真理追随理想的人;那些会一直战斗到底的人——因为当夜晚来临的候,城市已经入睡,而那些醒着的人正是:杀手。
最后这句才是整部剧的亮点。
剧中有二个杀手:康斯坦丁和伊莱。
导演用的是反击和心理暗示手法暴力地讽刺大部份现代人醒着的要求他人;睡着的高举贞洁牌坊。
伊莱:一个身患比癌症还严重的一种未知癌症,他唯一担心的并不是自身病情的状况,而是担心他死后妻儿的生活和对家人之后生活的忧虑。
一切源自于:爱。
康斯坦丁:在剧中从头醒到结尾的神(能预见未知的黑暗信使)。
他非常清楚在所有人当中“同伙”伊莱的目的最单纯也最高档,于是不惜“自杀”掩护伊莱让他走到最后。
神果然是神。
能够在镜头之下,当着所有成员;观众和伊莱整了一段神台词:(对着另外11位参赛者说:我非常同情你们每一个人,真的。
我能感知到你们的家人都在看节目,节目之后就再也看不到了,但是我们别忘了,在所有的杀手被发现之前,奖金将会被存活下来的平民圴分。
但这不包括我。
我是想干掉杀手(望着伊莱)但是我,不想被拖了后脚,你对我没有用。
)其实,这段台词就是和同伙伊莱说的。
翻译过来应该是对着同伙伊莱说:我非常同情你们一家人,你的妻儿也一定在看这节目。
节目之后不久你将会死去。
所以我们要胜利才能拿到奖金去给你妻儿以后更加好的保障,但这不包括我,因为我要掩护你走到最后,唯一的办法就是我要干掉我自己,并且把线索引到另外参赛者的身上,这才是可行之道。
接下来,康斯坦丁还真的“自杀”了,而且留下很多谜团,而节目最后。
康斯坦丁用自尽的妙计帮助伊莱赢到了最后。
其实并不是伊莱赢了,而且《爱》赢了。
整部剧的台词没有一句是白说的。
其实导演在看似充满欺骗;人性的丑陋;麻目;血腥;自私的画面上偷偷上演了一场近乎完美的《暗杀游戏》。
这部戏好好地给豆瓣的影评界狠狠地上了一课;打了几针。
而我看到他们的影评不敢出声,害怕我一放屁,影评们集体放炸弹。
正如最后一句台词,我把它翻译为:当我们心中的良知睡着了;那醒着的到底是什么?
是:是:杀手。
醒着的是杀手。
是康斯坦丁的大智慧;能够看穿一切的预言家;是伊莱为了爱人妻儿和家的那份温情。
哥是这样解读电影的。
知道越多;越是孤独。
在高铁上看的,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太难看了,给一分我就嫌多剧情,画面,配音,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吐槽哪里,全是槽点,浪费我宝贵的十几分钟实在是太难看了千万不要看又尴尬,又博眼球,看得我对俄罗斯都败好感我的天,想象到中国的烂片了,但是感觉这个片实在是,烂的没法说了讲故事讲不好,像是一个肚子里没墨水又在那装清高风雅然后拼命想给大家展示自己有多酷的人,用极low的画面,极无聊的故事,试图营造大片感觉
暗杀游戏是这么一个故事。
它类似于狼人杀,这里只有两类人,杀手与平民,也是根据规则投出生死。
区别就是被杀的平民或者被揪出来的杀手被杀后都要直面恐惧,任由恐惧毁灭与吞噬。
这个电影不是那么吸引人,一方面是因为它不像十二怒汉那样有激烈的冲突与扣人心弦的较量。
另一方面,人物角色并不是太鲜明,人物的表现和他日常的联系及性格的联系似乎有点生拉硬拽的嫌疑。
但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还算简洁利落,看一看,让我们思考一下人生还是可以的。
上周,趁着带娃的间歇跟老公商量,大白天看个电影消遣一下,然后,在无片可选的情况下,挑了《暗杀游戏》,看简介的时候还蛮兴奋的,毕竟我是“梦”题材电影的爱好者,凭直觉,片子肯定是悬念迭起、天马行空,看片前我还特地上了趟洗手间,就怕到时候吓得全程无尿点。
然而,一部片子看下来,竟然超乎我所料的“空白”,更别提恐惧害怕的情绪,反正我是一脸平静地走出了电影院,只是弱弱地问了老公,你最害怕的死亡方式是怎样?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的小说《憋宝人》,里面有一节让我恐惧了好几天的段子,说是有一口井,往井里一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死亡方式,然后,只要试过的人,最后都以它看到的方式死了。
回到这部片子,它想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
只是,俄罗斯人的脑回路可能太简单了,死亡的方式单调得让人难以接受。
比如,害怕闪电的就被劈死了;比如,恐高的就从飞机上掉落了;比如,害怕指挥失误的军官就真的指挥失误然后死了。
作为一个“梦”爱好者,姐姐想跟俄罗斯人说,哪有这么简单粗暴的梦呢?
这是欺负我们没做过梦吗?
众所周知,梦通常不是“实物”,而是“隐喻式”的,梦也不是复制现实,而是在评价现实。
在人际关系中,无意识会把各种角色当成符号,但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定位。
比如梦到自家的房子,常常是指自我;梦到几条道路,是指选择等等。
而梦的场景常常也是带有寓意,梦到国会大厦象征做梦者希望向周围的人行使权利,梦到彩虹象征希望与和谐等等。
如果说片中的死亡方式最有悬念的,那大概是第二位凶神恶煞者,他害怕毫无意义地狼狈死去,结果设计的场景是他在搏斗场上风光无限,然后不小心跌在尖锐的物体上死了。
梦到得到荣誉,大家都为你鼓掌,象征的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或者是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实际上也是,因为自己缺乏荣誉所以才渴望。
可惜的是导演没有对人物背景多做阐述,总之呢,就是形象不够丰满,喝了一小口茶却没有让人解渴的感受。
如果说配角不值花费心力,那两位碰撞出爱情火花、改变游戏规则的参与者,总该是导演该着重笔墨的吧。
对的,首先是女主,由于是孤儿,从心理上来说缺爱是肯定的,孤独无援大概是她最初的死亡方式,所以当爱人出现的时候,死亡魔咒就破解了。
而男主的害怕物是一个怪兽,梦见追赶自己的怪兽这不稀奇,它一般象征着自己的“阴暗面”,即被自己压抑的不想拥有的那些特质,简言之,它是由自己的焦虑、愤怒、排斥幻化而来的,破解的方式跟男主的作法很像,就是回头看它,只要看清楚它,不害怕它,这个怪兽自然就不会造成威胁了。
在我看来,男女主角的故事,导演还是有下一番功夫,然而,铺陈还是太过于简单了,最后男女主角来到一间房子,也正如我所料,遇到了女主角儿时的样子,然而,女主角的原谅太过于简单,如果能够让男女主角带着孤儿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女主角明白自己父母抛弃自己的原因,这样原谅和走出童年被抛弃的阴影才显得合乎情理。
是的,这部片子在我看来就是太简单粗暴了,梦呢,其实跟电影很像,它有许多的可能性,唯独不可能的,就是让你脑洞都没开就读懂了它。
很熟悉的杀人游戏的直播真人秀,不过真的死人的。
以为是烧脑剧,没成想每次指认凶手完全凭情绪看谁不顺眼想投谁就投谁,没有一点逻辑和推理,智商完全不在线,基本的紧张刺激的节奏都没有。
大篇幅大篇幅的剧情放在每个人的内心恐惧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渲染,最后呈现各种稀奇古怪的各自最害怕的死法,导演编剧们大概挺嗨的,嗯,吃瓜群众表示,你们玩得开心就好。
从开场的couple到结尾的couple,这年头真是哪里都流行秀恩爱。
俄罗斯的偏要配英文,你弄个字幕不就完了,这英文听得我尴尬症频发。
各种死法特效部分有种看科幻大片的赶脚,也仅剩此了。
创意还是不错的,死亡方法也很鬼。就是这帮子人玩杀人的水平太差了。
天黑请闭眼
华丽的无逻辑
对于喜欢玩杀人游戏的我来说熟悉又亲切
就知道肯定是满满的差评
我为什么会浪费91分钟的生命?!⋯⋯
凌晨第一场,影院放错片放的这片…。 杀人游戏真实版,是真的会死哟,总之是凌晨看了睡睡了看这种,挺惊悚的感觉。不过豆瓣的4.3分确实太低了
没有半点狼人杀的味道,战斗民族总是用最好的视觉特效来拍烂片
看到豆瓣评分倒是吃了一惊,个人有点喜欢这种类型电影。《天黑请闭眼》未来+不知所云版。谁能告诉我杀手是哪两只!!!怎么搞出来三个!😱这部影片的隐喻什么的也挺不错。关于男女主什么的也不错,完蛋了最近开始喜欢看起了豆瓣烂片!扣掉一星,感觉画风以及推理很有一种刻意的感觉,有点做作。
国外版本的“狼人杀”,每轮票选出一个人去杀掉,如果没有找出暗藏的真正的杀手就需要杀掉一个平民作为代价,利用科技让人在梦境中体会ta最害怕的场景并且死去,参与者为了获得赢家的巨额奖金,游戏公司为了高收视率。没想到游戏公司的一个人参与游戏就是为了毁掉游戏,最终利用游戏漏洞没有死成的情侣继承了前者的遗志,希望彻底毁掉这个残忍的游戏。
毫无逻辑可言,想怎么来就怎么来,背景继续架空,也是编剧低能的表现呢。
故事并不血腥,只觉得死亡裁决的残忍,不管你如何努力,终归逃不过一死,而游戏的最后,谁是杀手,谁知道。
唯一有用的是“狼人杀”的英文是:The Mafia Kills
实在太差劲了,俄罗斯的这种商业片要啥没啥,还一本正经。烂烂烂!!!
超无聊,黑幕(庄家)没有被端掉,结尾强行感觉还要有续集,有意思吗?
本片画面对比性强,故事基本讲得完整,还可以吧。
场面很华丽,但除了最后20分钟之外,都浪费在毫无悬念的情节上了。
整个游戏节奏下来,只有一个套路:谁带票谁死,谁话多杀谁;没有逻辑,只凭“直觉”;好人出口,坏人出手,笨人挂彩。分明就是一群脑残上个电视然后送命。仔细思索,“游戏”和“死亡”其实没有必然关联,爱怎么死随意,认认真真玩游戏不是更好吗?然而,策划方看重的是虚拟现实的“死亡直播Show”,利用玩家的恐惧展示花样死亡,一股《分歧者》的味道,主要靠特效赚眼球。
整部片子给人的感觉是越看越失望,直到康斯坦丁快死的那段基本就是令人厌恶了。毫无故事性,拼凑得过于零碎,故事内核中二无脑,尤其是反复出现的几个观众镜头真是处处都在彰显自身的简陋。广电引进这种电影最大的意义是让我们知道,其实俄罗斯也拍烂片,只是我们平常看不到。已快进。
不觉得是烂片,叙事手法是按套路走的,有几个人物的死亡我还是挺动容的,这种类型的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