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绝望写手第一季

Hacks Season 1,喜剧女王,老哏新侃,天后与草莓(台)

主演:珍·斯马特,汉娜·爱宾德,卡尔·克莱蒙斯-霍普金斯,克里斯托弗·麦克唐纳,罗斯·阿卜杜,保罗·当斯,柳波,马克·印第里凯托,凯特琳·奥尔森,约翰尼·希比利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绝望写手第一季》剧照

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1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2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3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4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5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6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13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14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15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16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17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18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19绝望写手第一季 剧照 NO.20

《绝望写手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Cherishing the Unexpected

When life seems to be going smoothly, we often don’t recognize how tightly our routines are woven. Everything feels so full that we may not even realize how hard it is for something—or someone—to break through. So, when someone unexpectedly enters your life, don’t rush to push them away. You might soon realize you’re in trouble if you do.This is true for Deborah Vance and Ava.At over 70 years old, Deborah faces the reduction of her showtime, especially on Fridays and Saturdays—prime time for her career. For someone her age, it might be acceptable to prioritize life outside of work, but to Deborah, work is life. On the other hand, Ava, who loses her job after a satirical tweet about a senator, struggles to find new opportunities. Ava is entitled, a bit annoying, and self-centered—qualities that make it hard for her to fit into the professional world.At first, it seems these two might never cross paths. Deborah would likely continue fighting to reclaim her prime-time slot, but she’d eventually lose the battle due to the changing tastes of younger generations who no longer appreciate her “insulting” humor. Meanwhile, Ava might stay stuck in her dilemma until she finally shifts away from writing for a living.But, as the show reveals, life often surprises us. The encounter between Deborah and Ava becomes a turning point for both of them.Ava didn’t prepare for her interview with Deborah. She tried to wing it, but that only led to awkwardness. Many viewers don’t warm to Ava at first—she’s annoying, childish, and difficult. But I found her character refreshing, because, honestly, I see a lot of myself in Ava.The interview starts on a sour note. Ava loses her temper when she learns Deborah doesn’t want her there, retorting with a harsh observation: “You’re just a lame stand-up who’s been thrown by time.” A typical interview might have ended right there, but Deborah sees something in Ava’s defiance—something raw and untapped. She recognizes potential in her boldness and offers her a job.And thus begins the unlikely pairing of the old and the young.

 2 ) “人人都爱黛博拉”才对~

刚看前两集其实有点劝退,通篇充斥着所谓上流社会挥霍无度、浮夸做作的奢靡生活,而黛博拉也极有可能是一个苛刻毒舌性情古怪令人难以接近的暮年女人。

以上都不是我喜欢的题材和人物性格。

但,好在第二集有一个出彩的地方,就是Ava和荷官小姐姐kiki在车里一起唱歌的那场戏,简直是神经到不行,可爱到不行,也迷人到不行。

那一刻,我突然很羡慕她们,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充满信任的女孩子们之间的一起发癫发狂的情谊。

kiki对Ava说“我从你的眼神里看出你也想唱”。

一个正要发疯,看得出另一个也想发疯,索性大家一起疯。

我又想到德剧《我们wir第一季》,Helena唱rap正起劲,男友打断了她,说要不要一起去海边,而当Helena和初恋女友annika在车里时,也是哼起了那首歌,annika不仅跟着一起唱还用手打起了拍子。

什么是理解和爱呢?

这就是啊,所以别问对方为什么离开你,因为说了你可能也无法理解啊。

如果以后我的好朋友打断了我的话,说她一定要跟着CD把副歌唱完才行,我一定不会生气,也一定不会尴尬的坐在那里,我会和她一起唱,如果不会唱那就打着拍子陪她一起唱,哈哈哈,想想就开心。

目前看到了第六集,准确的说从第四集开始我对这部剧就完全改观了。

那些上流社会的浮华喧嚣逐渐褪去,黛博拉那与年龄并不相符的着装和时刻展示自己美貌与气质的刻意逐渐褪去,黛博拉与ava之间剑拔弩张的争执逐渐褪去,我看到了本剧想要传达的核心--生命力。

(我前面所说的褪去,并不是剧情里不再出现这样的内容,而是我明白了这些内容只是故事中的现实而已,如果跳出那些现实反而影响了故事的统一性。

)黛博拉其实是一个大度、慷慨、聪明(狡猾)、上进又善良的人。

我是说,她表面呈现出来的所谓缺点其实都不成立。

她的大度,面对ava面试时准备不充分被拒绝后不礼貌的态度她都没有在意,反而是觉得这个小姑娘有点才华,于是聘用了ava;她的慷慨,她用低价将自己的车卖给了kiki,又送了很多自己的衣服给她的雇员(佣人);她的聪明(狡猾),利用大老板女朋友对自己的好感,不怀好意的拍了人家私藏珍品的照片,以此威胁老板公款私用,为的是抢回自己周六周日的表演时间(现实中不知道这么做会不会惹麻烦,但就戏剧表演来说,这场戏我非常非常喜欢,完全展现出一个女人的调皮、狡诈、妩媚、世俗、dramatic等等所有迷人特质,即使她是一个70岁满脸皱纹的女人,你也会跟在她屁股后面追着她拍个不停,感觉她比那些价值不菲的珍品可爱的多,迷人的多,鲜活的多);她的上进,她把工作时间排的满满的(这里也有心酸,毕竟没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只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她听进去经纪人的话也在试图提高自己段子的质量,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她的善良,为了帮助女儿“自食其力”,故意让女儿偷拍自己的私照去换钱。

(这里我就不做道德判断了,毕竟是戏剧,如果是现实大概这么做也不是正确的选择)。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一个老阿姨的魅力所折服,如今发现这竟然也是可以的,算是本片截至目前给我的最大惊喜。

 3 ) 我的忘年交天才女友

Ava和Deborah在相遇和相处时都携带着她们各自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

她们既是相互对照的镜子,是代代相接的前辈后辈,也是崎路同行的友人。

————我们在剧末才听到Ava自己阐述她开始写作的原因:因为她在家中总是感到孤独,而创作喜剧似乎可以让她与有相同想法的人产生共鸣。

剧中对Ava的家庭着墨不多,只有同家人的几次通话以及最后的葬礼,但刻画十分鲜明。

Ava的妈妈似乎是家中较占主导地位的人,她和Ava的沟通呈现出一种各说各话的状态:Ava说自己可能要离开Vegas,妈妈立刻认定女儿要回家住;Ava不知道家里养猫的事,妈妈却坚持认为女儿参与了给猫咪起名。

仅仅是旁听她们的对话,作为观众的我已经被trigger了,可以想象如果从小生活在一个无论你如何表达都无法让他人真正听见你的声音的环境中,那种感觉就像身处井底一样无奈。

也可以想象Ava第一次因为创作而收到认可会是多么欣喜,那也许打消了她关于自己的感受是否真实、是否重要的怀疑,将她从一个无法传导声音的真空中放置到一个能够听到回声的空间,而这欣喜足以促使她走上创作之路。

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Ava表现出极度的直言不讳。

往好了说,是对自我的忠诚和对他人的坦诚,而往坏了说,则是自我意识过剩与不合时宜。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说出自己当下的真实感受,坚守和捍卫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这也许是过去的否定在她身上留下的持久的应激:倘非如此,她的世界就会被妈妈或其他什么人rewrite。

她的理想主义、她的坚持己见、她的自以为是之下,是一个坚硬的、不接受向他者妥协的自我。

她时常以有些咄咄逼人的观念输出和言语攻击,过度地防御着自我的任何一点流失或松动。

葬礼那天早上Ava和妈妈的争执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因为她支持堕胎权,所以她要告诉外婆她支持堕胎权,因为她不相信上帝,所以她要告诉妈妈她不相信上帝。

在这些争执中,Ava的显性立场是支持堕胎权或否认上帝,隐性立场则是要捍卫自己拥有的一个独立的、不容他人改写的世界。

Ava是会用自己的前途等现实利益来为抽象的理念献祭的人。

从第一集我们就知道,她失去原先的工作是因为她讲了一个自认为并无任何过错的笑话。

后来她接到一家英国公司提供的条件优渥(有海边住房)的工作机会,但因为这份工作违背她的良心、有损她的尊严而断然拒绝。

饭碗当然重要,但在Ava眼中,做她认为正确的事情、践行她认为正确的价值更加重要。

喜欢这种理想主义的人会喜欢她。

Ava也会毫不犹豫地把这样的观念施加在别人身上,有时因此显得很不近人情(戏里戏外,都有不少人不喜欢她)。

比如在得知Deborah年轻时被俱乐部老板性骚扰后,她问到:为什么当初不报案,仅仅是为了职业生涯的考虑就不报案了吗,这样的忍气吞声不是在纵容性骚扰、进而阻绝更多女性的职业发展道路吗?

再比如她在第2500场演出开场前质问Deborah为什么不讲她们共同创作的新内容,那些更真诚、更深刻、更有新意的内容。

Deborah不得不向她强调演出内容的选择是多么利益攸关的事情:This is just gonna be a funny story in a job you once had, but this is MY LIFE. 其实我并不认为Ava是因为事不关己才“站着说话不腰疼”地指责Deborah不报案或不讲新内容,我完全相信如果this is Ava’s life,她真的会不顾一切地去报案、去讲新内容,仅因为她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也许有时在为理念殉道的人眼里,头破血流是无所谓的,甚至能平添一重玫瑰色的光彩。

————与Ava对他者的防御不同,Deborah年轻时与丈夫携手并进,曾度过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Deborah吸大麻后回忆起丈夫说,He made me laugh. We made each other funnier;后来接受采访时,她再次用极其柔和温暖的语气说,When you share a sense of humor with someone, it’s like finding someone who speaks your own private little language。

也许因为他毕竟已经死去了,而同死者较劲是没有意义的,丈夫比妹妹得到了多一点温情的追忆。

Deborah对人与人之间共鸣和联结的不信任,从丈夫和妹妹背叛她开始。

她的事业从夫妻档的喜剧节目切换到单口喜剧,既是因为先前的合作不再能延续,也是因为单口提供了独特的心理上的安全感:No one can disaapoint you。

在喜剧的世界里,被讲述的事物是可控的,作品是忠实于创作者的,而离创作者最近的人是那些最认同和支持她的人。

不真心换真心地与他人交手,就不会被辜负。

这场背叛不仅将Deborah引上单口之路,也留给她一笔可遇不可求的素材。

丈夫家的一场大火后,Deborah在极度困顿的状态下,在舞台上开玩笑说是自己放的火,结果反响出人意料地好。

她一开始就见识到真相是多么乏力。

真相不能还给她金钱与名誉,半真半假的笑话却带给她这些。

如果所谓真实与正确只是我们对世界一厢情愿的定义,如果所谓虚假与错误能够兑换成现实世界的利益,何不顺势而为?

我并不是想说Deborah是那种会混淆是非、投机取巧、精明利己的小人。

只是相较于更沉浸在自己的理念世界中的Ava,Deborah似乎对真实和正确没有那么执着。

作为一个一度破产、经历过真正困顿窘迫生活、必须想尽办法爬起来的女性演员,Deborah的创作内容和行事方式都有很强的实际效果的导向。

她从曾经触底的经历中习得了一套在现实世界中游刃有余的方法。

她熟悉观众,知道他们喜欢什么:Ava认为将煤灰涂抹在脸上太degrading,她却不介意玩这种观众喜闻乐见的梗;Ava认为不能为了迎合观众而创作低级笑话,她直接讽刺Ava一定在学生时代就无法融入群体。

为了谋取演出机会,她也会采用些不伤及大是大非的小伎俩,比如威胁剧场经理Marty。

Deborah的纯熟与游刃有余并不是轻易得来的,我们在很多场景中能够看到她的高度勤奋与自律。

她早起,阅读,运动;和Marty在餐厅吃饭时,Marty告诉她即将有一条街将以她的名字命名,Deborah对此开了个玩笑,并随即翻开放在手边的小本子,随手将临时想到的这些笑话记录下来;为了保持身材她只吃健康食物;泡澡时她也在读书和写作……看到这些的时候我在想,活该她成功。

汽车在沙漠中爆胎那个场景中,Ava因为Deborah不认真对待她的工作而和Deborah争吵。

Deborah(正为被Marty挂在龙虾广告上而不爽,又为Ava指出她因为龙虾广告不爽而更加不爽)说了这样一长段话:Good is the minimum. It’s the baseline. You have to be so much more than good. And even if you are great and lucky, you still have to work really fucking hard. And even that is not enough. You have to scratch and claw and it never fucking ends. And it doesn’t get better. Just gets harder. 每句话背后都是她几十年摸爬滚打、孜孜不倦、日积月累的经历。

甚至在她已经步入老年后,龙虾广告这样令人不快的事情还是never fucking ends,她还在继续披荆斩棘地想要走得更远。

Deborah永远在行动,永远不抱怨,我们能够从这一切中感受到坚定强大的能量。

喜剧的思维方式一定是她精神力量的来源之一,抑或者说,因为她具有那种迎接生活中的一切喜怒哀乐的精神力量,所以她能做好喜剧。

在Ava和Deborah的日常对话中有非常多幽默的桥段:

仔细想来会发现这些笑话都有共同的内核,就是把生活中一件如此难以接受和消化的糟糕事,降级或扭曲成一个无关宏旨的小烦恼。

语言就是我们的思想。

当我们笑着说一件事不过如此的时候,它就真的不过如此了,这个坎就迈过去了。

Deborah就是这样说笑着用她的能量扫过一个又一个坎。

只是在听她在采访中平静地讲述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时,才不禁透视到这股能量底层悲伤和失望的内核:We come into this world completely alone, and that’s how we leave it. Most people spend their whole lives pretending that’s not true. But I don’t pretend.

但这些经历也使她或多或少将自己视为一名优越的幸存者,以自己凭借努力和坚毅取得成功的故事去否定和压制其他不如她成功的人。

在沙漠里,她说完生活是多么艰难后接着对Ava说:So don’t complain to me that I’m making your life hard. You don’t even know what that means. 喜剧事业给Deborah带来不少金钱和名气,成功让她很多时候都可以直接动用这些金钱和名气来解决问题,而无需真诚地倾听或理解他人的想法,也无需以非暴力的方式沟通。

在Ava说她往脸上涂抹煤灰很degrading后,Deborah直接拉着Ava跳上一辆观光车,用知名喜剧演员的身份公开讲笑话把Ava嘲笑了一番,凭借自己能够随时随地用喜剧羞辱她并因此受到欢迎这一事实来反驳Ava的批评;在围绕Ava偷偷参加面试和Deborah最后一场演出内容的争吵中,Ava说她们彼此之间存在着human relationship,Deborah则说Our relationship is that I sign your paychecks. My time is a lot more valuable than yours. 她提醒Ava两人之间经济地位的不平等,从而强调其他任何事情上的话语权的不平等;在Marcus刚一开口说工作占据了他太多生活时,Deborah立即先发制人以升职加薪把他摆平,也许她根本也不在意Marcus为何突然说这些,只是认准了他是用一点夸赞、名头和金钱就能搞定的人。

可能在Deborah最落魄的时光里,她见到了太多施加在她身上的权力,她也发现自己渐渐拥有金钱与名气之后许多问题能够迎刃而解。

她要卯足劲头往前,要突破阻拦她的东西,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她积累的资源。

(很多人,包括我,乍一看这些片段会觉得很爽很帅,我们喜欢看强者佛挡杀佛的快意剧情,但god,生活中我们有多少时候是Deborah而不是Ava/Marcus呢?

我们是怎么习得了代入强者视角的呢?

)在那些资本无法完全买通的关系里,Deborah就会少几分游刃有余。

剧中最典型的就是她和女儿的关系。

这对母女关系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女儿一方面无法容忍妈妈对自己的控制,渴望开辟珠宝事业来证明独立性,一方面仍然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母爱,希望妈妈为她的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又暗地里利用妈妈的照片挣钱。

而Deborah起初口头上认可女儿的D' Jewelry,实际上却不愿帮忙推荐,挑剔的审美也许只是原因之一,她更介意的是女儿的独立与自己的失权。

她假装不知道自己是女儿雇佣的狗仔的猎物,“欲擒故纵”,从未失守她的权威。

她也故意在女儿宣布订婚时提及婚前协议的问题,强调自己对女儿经济上的支配。

在母女这对需要更多用爱来联结的关系里,Deborah仍然沿用了她在别处得心应手的用权力解决问题的行事方式,而女儿对此也不买账,两人朝着疏离的方向滑去,但实际上谁也离不开这场控制与反控制的纠缠不休的游戏。

————Deborah习惯于拼尽全力地为自己争取,也习惯于用权力维护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只能凭借绝对的实力为自己赢取一席之地。

作为一名背负丑闻的女性单口演员,要出头就只有硬抗过有毒的职场环境。

即使在故事发生的时候(以及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既定的权力结构仍然为女性演员设置了更多障碍。

第8集中,Deborah回到她事业起点的俱乐部,亲眼目睹男演员对其他女演员进行言语骚扰,也亲身遭遇着令她不适的语言环境。

她站在台上道出了那个进退两难的局面:He’s pretending to flirt with me. So I have two options. I can shoot him down and not play along, but then I’m a bad sport and not funny and a cold bitch, et cetera. And if I do that, then it’s awkward, and it’s gonna be hard to win you back, right? Or I do play along, which let’s face it as easier, and I’m sexualizing myself on his terms. So then my whole set becomes entirely about a stranger who I find disgusting. God. You know no matter how long you’re away, you come back, there’s always a Drew who’s gonna talk about your tits when he brings you out on stage. Death, taxes and this fucking guy. 她太经常被放在这种无法破解的局面中。

这一次她的选择是用169万让这名男演员永久闭嘴(ironically,69这个数字也是由他提出来的)。

初看会觉得很解气,但仔细一想,凭什么是没有做错任何事的Deborah付出成本来清除他人制造的言语垃圾?

再仔细一想,此时的她除了用钱这样的绝对力量来压制对方,还有其他可能的办法吗?

既有的游戏规则让她无路可走,只能硬碰硬。

在Ava和Deborah围绕遭遇性骚扰是否应该报案的争执中,Deborah说她当时只能忍气吞声,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

是父权的社会环境让女性只能以不如Ava想的那样理想方式的立足,甚至还让女性之间彼此争夺那个不够理想的席位。

还有别的方式立稳脚跟吗?

还有别的方式,不以让渡女性权利的方式,去争取女性权利吗?

她反问Ava:Now you’re accusing me of being a ladder puller? Just by getting up on that stage, I gave other women more than I’ve ever had. Forget the ladder. I built a marble fucking staircase. 某种意义上,是Deborah这样卖力地把话筒夺过来,Ava才能将自我表达视为寻常;是前人忍辱负重地把路走通,后人才能认为无需妥协是理所当然的。

Deborah在事业遭遇瓶颈的节点上认识Ava,后者对待表达的态度也“趁虚而入”,慢慢渗透进她的人生。

起初Ava为创作内容的目的提出要了解Deborah,Deborah让她通过已经讲出口的作品来了解自己。

是Ava在聊天中敏锐地察觉到Deborah还有如此多尚未讲出口的故事,这些故事一层层地堆叠出Deborah这个人,却从未被挖掘。

Ava不再是作为员工,把帮助Deborah创作作为工作的一部分,而是作为朋友,鼓励道:I think you should say it because it’s the truth and it might just be nice to finally fucking say it out loud. You owe yourself that, I think. 尚未讲出口的故事是语言没有征服的人生领域,放弃讲述它们,某种程度上也是放弃了真正拥有它们的权利。

通过鼓励Deborah正视、加工和输出这部分经历,Ava把Deborah凭借努力夺取的话语权交还到她手里,让她在为逗笑观众而讲之外,也为她自己而讲。

被Deborah赋权的女性也在为Deborah赋权。

————剧中两个Ava和Deborah夸赞对方的场景都非常令人动容。

其一是Deborah认为讲那些悲伤不堪的陈年往事不会好笑,Ava笃定地告诉她You can make it funny. You can make anything funny. Deborah眼眶湿润背过身去。

其二是片尾Ava说她不想继续创作了,Deborah说You can’t quit. You are too good. 在葬礼中都没有落泪的Ava突然忍不住哭泣。

有时候苦难和悲伤让人大笑,温柔却让人想哭。

我们都活得如此不易。

我们都既渴望又意外于彼此的认可。

我们惺惺相惜。

——————我的S2剧评:新旧之间的女性,真假之间的剖白

 4 ) 烂番茄100%,HBO又拍了一部高分女主剧

《绝望写手》是双女主剧,前者是段子界的大师黛博拉,后者则是被迫给她写段子的职场女孩艾娃。

该剧主要讲述的,便是她们合作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有趣故事...

《绝望写手》的故事发生在拉斯维加斯,艾娃是自以为很优秀的年轻写手,但实际上只是一个遇到困难就会畏惧和满腹牢骚与不满的职场菜鸟。

感情经历还很丰富,男女不拒,甚至在有压力时可以随意找人运动。

相反。

另一个女主黛博拉则是个性鲜明的成功女性,敢爱、敢恨、敢怼,并且有强烈的成功欲。

她是当地有名的老牌女喜剧人,被人们尊称为「拉斯维加斯喜剧女王」, 每场演出座无虚席。

混迹各种圈子的她,有一套自己的处事方法论。

性格看似刚硬,但实际上只是刀子嘴豆腐心。

黛博拉拥有一整栋楼的所有权,大街上随处可见她的广告,从业以来,她几乎未曾有过低潮期,敢想敢做,除了之前有过一段不完美的婚姻,令她一气之下烧了丈夫房子之外,黛博拉的人生可谓是成功的典范,是一段传奇。

然而,随着她年纪增长、人气逐年下滑,公司老板开始决定捧新生力量,缩短她的演出时间。

黛博拉意识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或许即将止步于此…

于是,被炒鱿鱼的艾娃就来到了她的面前。

黛博拉需要紧随潮流的新段子,而艾娃正是新时代段子写手...桀骜不驯,风格大胆的她在网上有着一票追捧者。

她不屑于传统笑话形式,总觉得自己颇具天赋,迟早会被人发现。

然而事实上,她总爱人身攻击,言语粗俗伤人,常常忘却笑话的本质。

也正是因为这张嘴,她在网上发表了一个diss大佬的段子,彻彻底底惹怒了对方。

迫于现实的艾娃,就因此来到了黛博拉的身边...

这样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女人被硬生生凑在了一起。

一个高冷毒舌,一个傲娇无比。

前者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以此保住她的舞台;而后者则迫切需要一份可以糊口,且能支付房屋贷款的工作。

可是这俩人显然并不对付,初次见面就火药味十足。

艾娃这嘴上不饶人的模样反而激起了黛博拉的兴趣,她想知道艾娃究竟是为什么落得这般田地。

但是在艾娃说出自己因为那个“笑话”被毁了生活后,黛博拉丝毫没有同情,反而斥责她这根本算不上笑话,而且应该被拉入黑名单。

艾娃听后怒气冲冲,扭头就走,可却被黛博拉追上,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反而将之前那个越界的段子变成了有趣的梗。

黛博拉也因此正式雇佣了她...

《绝望写手》是一部关于段子的喜剧,所以剧集中有许多好玩的梗。

这对国内的部分观众来说就挺要命的,如果对于梗不太了解,可能就会少了许多笑点。

例如艾娃给“女友”发送性感照片,对方不回复,结果这事被黛博拉撞到。

黛博拉就把这件事当段子讲了出去,暗喻艾娃就像是去哈维的酒店套房。

(哈维有X侵女演员的丑闻)大概意思就是暗讽艾娃把自己送到“豺狼”的嘴边,结果豺狼却不感兴趣的意思...

除此之外,《绝望写手》也是一部带点治愈和励志的职场剧。

起初,两个人的相处并不顺利。

毫无灵感的艾娃抄袭了自己之前的作品,糊弄着交了上去。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黛博拉对自己的工作是个极度负责的人,艾娃之前的作品她竟然全部看了一遍...

黛博拉让艾娃帮忙购买古董,因为那家店主与她有陈年旧仇。

结果可想而知,自认为颇有才华的艾娃可不是来干这种事的,刚进店与店主没聊两句就露馅了,最后古董也就没有买成...

自负的艾娃没有办成过一件事情,她认为这一切的错误都是在黛博拉故意刁难。

但黛博拉立即教她做人,并告诉她:你只是一个幸运的女孩,即使你很优秀,也得「特么的」努力工作。

不是我让你变得困难,是你自己的选择。

向上走,只会越来越困难。

《绝望写手》与《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不同,少了劲爆刺激,多了一些烟火气息。

希望观看此剧的你我,都会像艾娃一样,从一个绝望写手,再到浴火重生。

 5 ) 碰撞

年度最爱!

喜欢的剧分二种,一、拼命快速的看完;二、太喜欢了,舍不得看;hacks就是第二种,捂着藏着的舍不得看。

其实舍不得看的剧大部分都是很精彩又没有什么悬疑情节的。

而这种片子就实属难得了,不靠悬念却也能抓住人心。

hacks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复杂的人物和事情,却就是这样的吸引。

阿姨人挺拔,气场又强。

写手呢,不起眼,却和阿姨很配,碰状出火花,其余的几个配角也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给剧集增添色彩。

总之就是心头大爱,实在喜欢,说不上哪里,怎样,就是被吸引。

 6 ) 又见阁楼上的疯女人

如题。

如何毁掉一个女人?只消一个男人指责她疯了即可。

当Debra一直拿自己烧了前夫的房子当段子爆火时,我以为不过是又一个被男人逼疯的可怜女人罢了,谁曾想是前夫给她身上泼的污水,只为了毁掉她的事业。

可笑啊可笑,女人是否是疯子,永远是男人张口就来。

《简爱》里罗切斯特的前妻,假如是他为了财产强行说她精神有问题,又有谁会相信她而不是他呢?

 7 ) 《绝望写手》又名《山姆大叔教你学做人》

该剧又名《山姆大叔教你学做人》。

通过这部剧我们能够了解到美国人的思维方式,美国人是怎么想的。

这是一部相当励志的电视剧。

两个主人公充分的向我们展示了无论处在何等的困境之中,都要努力向上的拼搏精神。

一个人有多贬低你,就有多么惧怕你。

回击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发展自己,不断成长。

这个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

救世主就是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

都只关心自己今天过得怎么样,别人怎么样,别的国家的人生活的怎么样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现实是残酷的。

但是在这美丽又残酷的世界上,我们终有一天会成为在天空中翱翔的飞龙,我们的最终理想是见群龙无首,吉(也就是每个人都成为龙,都成圣人,那时就不需要领导人了)。

谁说美帝是那种说的比做的好听,两面三刀,只顾自己利益,不管别的国家人死活的人呢?

至少你得看看这部电视剧再这么评论吧。

 8 ) 绝望写手

荞麦说很搞笑很好看很疯狂,但是可能是我不懂美式幽默,所以觉得不搞笑也不疯狂,只是因为每集只有30min所以能看下去。

讲讲剧情。

故事主要围绕一个老牌的戏剧演员黛博拉和一个年轻的写手Ava之间的故事,两个人从一开始互相厌恶互相嫌弃到后面冰释前嫌关系亲密,Ava还一度还喜欢上了黛博拉,但是后面两人又经历了种种误会关系跌宕起伏的一个过程。

可以说在这段亲密关系中两个人都受到了对方的影响,都改变了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完整。

讲讲黛博拉,她表面风光无限,得到许多人的追捧,但是实际上却非常孤独。

走下舞台独自沉睡在诺大却空旷的房子、与女儿关系紧张,女儿甚至利用她的负面新闻来赚钱、前夫早年因为无法忍受她的强大而出轨了她的妹妹,并歪曲事实造谣她放火烧了她的房子,导致她身败名裂、现在正值晚年节目面临被砍掉的风险、喜欢上了那个制片人但是睡了一觉之后对方直接撕破脸皮等等。

其实她是一个很孤独的女人,女主角的到来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给了她慰藉。

里面有些对话我很喜欢。

Kiki(给黛博拉提供赌/博服务):“亲爱的,当你的歌随机播放时,任何歌都可能在任何时候播放出来,而正是通过这种随机性,我们才能寻找到意义。

”黛博拉:“好是最低要求,这是底线,你要做的不仅仅是优秀,即使你很好,很幸运,你还得他妈地努力工作,即使这样也不够,你必须往前爬,而且他妈的没完没了,情况也不会好转,只会越来越困难。

”Ava:“我身边从来没有真正的朋友,乔治,我想这,身为一个人类,这是一面大大的警旗。

”乔治:“你只身降临,你也将孤独入土,你不需要别人和你一起。

”Ava:“我不知道,我想我应该要改,改掉我所有的个性。

”乔治:“不是吧,严格意义上来说,完全改变自己是可以作为一个选项,但你知道更重要的是什么吗?

更重要的是,接纳并热爱你真正的自我,和那些你做过的好事。

”黛博拉:“我们孤零零地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最终也要孤零零地离开。

很多人终其一生假装并不孤独,但是我不这么做,我从未假装过。

 9 ) 我还没想好题目

这部剧很好的诠释了一个人生哲理,当生活给了你一个大比兜,没关系,还有下一个。

第一集 There is no line主要人物出场: Deborah、Ava,以及她们身边的其他人。

首先说Deborah的人物塑造,真的非常精彩。

一开始就通过一段长镜头,从舞台到后台,再到她拍摄画报以及参加节目的场景,再到她一个人回到家里。

密集的镜头语言,强烈的对比,讲一个传奇戏剧演员的生活完整展示。

有名,但是老了,是Deborah的第一个关键词。

接着,通过她和剧场老板在午餐时的对话,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印象,她的事业虽然看起来非常强势,但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或者说早就应该走下坡路了,毕竟她已经那么老了。

在这一刻,观众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认同剧场老板的某些说法的。

但是她毫不退让,直接当众让对方出丑,拒绝了减少周五、周六演出的提议。

强势,是她的第二个关键词。

这段对话,其实还暴露了她的一些真心,她说:势如破竹?

就因为像你这样的混蛋,我的事业一直都是防守姿态。

我倒是想要势如破竹。

之后的很多桥段,其实都是在给后面的剧情埋伏笔,也统一展示了她第三个关键词——工作狂。

她在泡澡的时候也在给书签名。

她听到前夫离世的消息,完全没想过要取消表演,但还是会在表演的时候晃神。

包括最后和Ava碰面的过程,也是一门心思只想着jokes,十足的工作狂。

当然,其实她应该还有第四个关键词——疯狂。

这一点是通过Ava和Jimmy在谈到她的时候对她的描述——那个烧了前夫房子的女人。

这也是作为艺人,她身上最大的标签,以及大部分观众对她的主要印象。

然后来说说Ava的人物塑造。

她的出场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状态,邋遢、憔悴、焦虑、口不择言。

一开口就是要从窗户跳下去,但是又立刻改口说不可能。

接着和经纪人Jimmy聊天的时候突然提到指交,又不断地说一些冒犯人的话。

从对话中可以知道,她因为一条越线的推文,被网暴了,导致丢了工作。

但是她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任何的问题。

这让观众不得不好奇,她到底在推特上发了什么?

在Jimmy提出让她为 Deborah当写手的时候,她也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屑,她不愿意放下自己的成见去为一个老女人工作,嘴硬说自己还有很多朋友可以帮忙。

但这最后的希望也立刻被打破,她在路边发现一个旧友,立刻上前请求对方帮忙,几乎是当街跪求的程度。

但是对方依然拒绝了她。

并且,这里这位朋友也点出了她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推文才墙倒众人推,而是Ava这个人本来就是个不怎么样的人,并说之前两人几乎不说话,有需要才来求助。

接着她又随便和只见了一面的配送员发生了关系。

可以说,Ava这个人物真的很讨人厌。

她整个人似乎是混乱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但是又极其自我,自以为是。

最后,这样的两个人物,相遇了。

说实话,作为观众,我对她们两个人的相遇并不期待。

虽然知道这部剧是建立在两人合作的基础上的,依然有点期待 Deborah 拒绝Ava。

编剧没有让人失望,Ava被拒绝了,也非常本能的展示出她没礼貌的一面,直接当面痛骂Deborah,这时候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被骂的 Deborah 笑了,被一个非常恶心的要在她家草坪上拉屎的句子逗笑了。

然后 Deborah 追上去,问出了那个观众一直好奇的问题,到底她在推特上发了什么段子,能让她失业。

就有了第一集最经典的台词:There is no line。

然后就发生了本集最有看点的桥段——追车只为修改段子。

Ava最开始在推特上发的段子: Senator Rogers is upset because he found out his kid is gay.Apparently, he heard it from one of the guys he was sucking off in the Senate cloak room.Deborah 追上去之后修改的版本:Sending your son to the woods with a bunch of other horny,gay teens.The only thing you're gonna convert him to is from a top to a bottom.哇,才华扑面而来。

这时候才能理解,为什么 Deborah 能成为长盛不衰的戏剧女王。

但是她自己还嫌不够,又加了一段:Semator Rogers has been in the closet so long,his wife keeps trying to donate him to Goodwill.Ava本集唯一的高光时刻,也出现了,她修改了一个版本:Senator Rogers has been in the closet so long, all his friends are mothballs.mothballs. 又指试图让别人出柜的同性恋。

然后两人一起想出了一个最佳的版本:Senator Rogers has been in the closet so long, his shits monthballs.shit也有欺骗的意思。

短短几分钟,完成了一个简洁高级的段子。

Ava最后被雇佣,我表示同意。

最后,编剧又通过一句很短的句子,体现出 Deborah 隐藏的第五个特征——勤奋。

至此,本集结束。

酣畅淋漓。

第二集 PrimmWith her prime performance slots in the balance, Deborah reluctantly starts working with Ava, testing their compatibility with an unconventional road trip.这一集很有趣,用买胡椒瓶不成结果被困在沙漠里的荒诞故事,让两个人的关系有了一点点进展。

整集像是脱口秀专场里一个非常完整的桥段,讲述了Ava和D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开始,两人正式开始了互相了解。

第一点要说,Primm是地名。

用这个词指向的应该是她们在沙漠中的那段有关Hard的对话。

这一集非常强烈的展示了D在第一集中没有得到充分展示,但其实是最重要的标签——脱口秀女王。

她出场的每段对话都充满了笑点,可以说是张口即punchline。

能从生活中的一切细节当中,发掘笑点。

反观 Ava,她关注的都是一些非常大的议题,女权、环保、计划生育等等。

对比二人的作息,也妥妥的就是朝气蓬勃的老年人,和暮气沉沉的年轻人的写照。

工作态度也是,Ava本来准备写稿子,结果在赌场玩了一晚上,早上用自己之前的剧本里的内容充数。

D一眼看穿,说自己已经看过了她写的所有东西,并且做了些研究。

在这些铺垫之下,D对着Ava说出,你懂什么是Hard,也就不能说是高高在上的说教了。

第二个点,是D的永不妥协。

她明明很想要那个胡椒罐,只需要一个道歉就可以解决,但是她绝不对自己认为没错的事情道歉。

对于剧场老板Matty的挑衅,她也是毫不示弱,一刚到底。

第三个点,是Ava的改变。

她终于开始正视这份工作了。

她为了保住这份工作,最后又自己去找了古董商,声泪俱下的卖惨也没能博得同情,最后只得当场发疯用杂碎古董作为威胁。

她拿到了D想要的鼻烟壶,也保住了工作。

第四个点,是D在拿到鼻烟壶,终于把两个凑成一对的时候,露出的转瞬及时的笑容,是她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

第五个点,整集都用了很多的脱口秀写作手法。

出人意料的对话,大量运用双关,call back等。

让整个剧充满了笑点。

有笑有泪,有升华。

第三集 A Gig's A Gig这一集的水平和前面两集对比,完全没得比。

我甚至有点厌恶这里面的很多设定和对话。

两个女人突然都成了精神男人,一个不洗脸不涂防晒,一个喜欢钓鱼。

Ava给前女友发nudes然后没有回应一直打电话,结果被另一个朋友接听了,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在给D工作,也很莫名其妙。

接着直接当着客户的面呛声D掉价。

然后D下午没工作了,闲着无聊,跑去旅游大巴上开麦揭短。

这么点事情没完没了的,毫无笑点,甚至没有什么意义。

最后Ava和前女友通话之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跑去私自拆了D妹妹寄来的包裹发现D差点成为第一个主持深夜秀的女性。

So what????

我最讨厌的桥段莫过于,夸一个女人是第一个某某领域的男人,这样的话了。

这一集没有一个梗是好笑的。

查了一下果然换编剧了。

Paul W. Downs就是饰演那个经纪人的演员。

Lucia Aniello也是这部剧的主创,联合导演和编剧。

两个人是夫妻。

第四集 D' Jewelry这一集的水准,突然回归。

围绕一个核心的问题——母女关系,展开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首先是D和自己女儿的关系。

这一集的一开始,就是D去看女儿,有摄影师偷拍。

在镜头里她穿的特别休闲。

我还在想,这个镜头毫没有意义啊。

后面就被打脸了。

女儿设计了一个珠宝系列叫D’ Jewelry,希望D能帮她推荐。

D看起来就不感兴趣,但是还是鼓励性的答应了。

但是很快,在女儿去询问她推荐的结果的时候,她才说出自己根本没有提,而且觉得女儿设计的珠宝是垃圾。

正当所有信息都指向D是个无情的坏妈妈的时候,Ava就从D女儿的朋友的口中得知,其实摄影师是女儿安排的,就是为了卖自己妈妈的丑照。

Ava于心不忍去提醒D,结果发现,D一早就知道,甚至是故意纵容女儿这么做。

只为了 make her feel selfsufficient。

wow!

有被感动到。

还有D和Matty的关系,也是一波三折。

D为了去参加Matty女儿的成人礼,没有去为自己女儿的珠宝展站台,只为了能像Matty示好,用大牌包和推荐信也没能让Matty松口不取消她的演出时间。

可以说D是软硬兼施,想尽办法,只为了留住自己的演出时间。

这俩人明显交恶。

结果又一起开心的喝红酒,暧昧起来。

两个人讨论自己女儿的部分,显示出D其实真的为女儿做过很多事情。

很明显,D对这个男人是有感情的,而且非常渴望找到能理解自己的人,Matty可以理解,但是并不珍惜。

因为Matty只喜欢拥有26岁身体的老灵魂,不喜欢真正的老灵魂。

D再次被暴击。

很快,D就找到了反击的机会,忽悠Matty的小娇妻让自己参观宅子,并且拍下很多照片。

很明显,这是摆了一道,准备日后反击。

精彩。

最后是Ava和母亲的关系,怎么说强烈的共情了。

这一段简直可以照搬到国产剧里面,在大城市追求梦想的女儿,和小城市永远疲惫又担忧的老母亲,虽亲密却无法沟通。

跨国界的共情。

最后的最后,是Ava和D的一段撒糖。

很明显,这俩关系变亲密了很多。

第五集 Falling坠落。

我理解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当然是指赌场偶遇的George跳楼的桥段,一个真实骗子的高楼坠落实事件;第二层,是Ava的自尊堕入谷底。

她内心深处一直觉得给D工作,是一种羞耻,是从电视行业被排除在外的表现,事实也是如此,在连续遭遇挫折和尴尬之后,她感觉自己进入了人生的低谷;第三层,是隐含的D的坠落。

她有了一次迟到,跟着Ava抽大麻,吐露了自己的过去,这是行为上的。

心理层面上,其实D的全部脱口秀,都是一种对自我的放弃,她拼命的迎合观众,观众只想要取笑她而不想要真实的她,所以连她一直在讲的烧了前夫房子的梗也是假的,她并没有做过。

这一集戏剧化的情节非常多。

1.D拿着在Matty家里拍摄的照片,威胁他,要揭露他用公司账号买艺术品的事情。

很过瘾。

2.Ava偶遇LA女孩,受到冷遇,又遇到了帅气迷人的George,两人来了一场浪漫邂逅。

在药物和酒精的作用下,Ava收到George的鸡汤鼓动,冲动在D的手机里留下一条语音留言,扬言要辞职。

结果第二天George跳楼,证明他其实才是那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和骗子,因为诈骗老人而获罪,所以在被捕之前来赌城做最后挣扎而已。

再次在夜店前遇到LA女孩们,大胆开麦,互怼也很过瘾。

员工通道遇到了D两人的对话也很有趣。

3.D带着Ava一起去整容加休息,Ava为了删掉语音,想尽办法,最后竟然在kiki的建议下去了蜡像馆,成功删掉了会让她丢掉工作的语音。

接着,Ava心情大好,带着D一起聊天嗑药,两人终于敞开心扉。

结果最后Ava突发急症,被送到医院去了。

这一集戏剧化的情节,有点太多了。

没关系,是好看的。

 10 ) 女性啊,太值得被歌颂

已经写了一篇了。

但是不过瘾。

这部剧已经超越了喜剧的范畴,她简直集合了女性职场、生存、历史及当下以及发展等等的百相。

大胆预期一下,编剧应该是女性吧,不然写不出这其中种种的微妙与张扬。

虽然每一集都可以从十几个角度去写,但是这部剧最让人感慨的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女性之间关系的讲述,以及通过这种讲述所讨论的关于女性在时代洪流中不断变化以及始终未曾改变的特质。

年轻一代穿着马丁靴踩上昂贵的限量真丝古董地毯,对着一直处于时代潮流之上的前辈冷嘲热讽,顺带着站在最自豪有产无产者的高度控诉了她奢侈的生活,丝毫不考虑这是人家几十年认真工作和智慧投资换来的。

反正财富即罪恶,必然每个毛孔都带着血和眼泪。

然而她们又不肯把自己置于真正无产者的角色,赚钱也要面子里子都够范儿才行,脱口秀女王去给披萨店开业路演,这种钱如何能赚呢?!

只是啊,当钞票堆在眼前时,谁又能分辨出它是来自披萨店还是来自百老汇呢.......说到底,还是见过人生百态才会更懂得识时务,得到才是王道,早一天明白这个道理,早一天踏上财富之路,不是吗?!

年轻的写手在女王面前仿佛无理取闹的小孩儿,挑起事端却又无招应对,即使是自己看似擅长的嘲讽段子到了女王这里,只需要一台敞篷观光巴士就能轻松扳回来。

看似对立面的女性,其实面对的是同样的生存的问题。

本剧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在于,对立着的女性,她们能够在不认同甚至互相嘲讽的同时又互相欣赏,甚至互相帮助与救赎。

所以Deborah才会飞车和Ava热火朝天的讨论包袱要怎么抖才最幽默,完全不介意几分钟之前她们刚刚互相怼出天际的交锋。

这种不可思议的情感也只有女性之间才会存在吧。

如此激烈却又如此温情。

第二集的沙漠对话大概是本年度最佳职场语录了。

只有,唯有女性才会对女性说出这样的话,有指正有鞭策有共情也有激励,因为只有女性才会明白如果女性要成功,她的人生究竟要经历和忍受什么。

所以才会怒其不争,然后将人生经验毫无保留的告知。

当然也只有女性才会深刻感知这份良苦用心之后费尽心机,甚至不惜撒泼打混地搞来对方心心念着的古董。

当然你以为两个人就此会握手言和吗?

当然不会,真正的女性的友谊永远都是,互相面对时候,说更狠的话,行荒唐的事,然而最终,总会站在你身边。

所以没关系,只要有这些瞬间心意相通的欣赏啊,已经足够值得歌颂。

或许它们身带荆棘让人不适,但是却光明且温暖,足以终身受益。

仅凭这一点,已经足够让女性如此如此了不得。

第二集的这段对话,真的值得反复观摩并牢记。

不要抱怨

提高要求

不能松懈

自己奋斗好的,下次见。

《绝望写手第一季》短评

最爱女主为了拿到孤品粉色胡椒罐,撒泼打滚发疯不择手段到desperate的程度,那股劲儿很难不爱,好像看到刚工作时候的自己。

2分钟前
  • 红头江酱
  • 推荐

有人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却只是生命最后的昙花一现。有人至亲去世却哭不出来,追问自己“悲伤何时才会涌上来”,却在最不经意的时刻任眼泪夺眶而出。So identified.

6分钟前
  • 砂糖橘。
  • 推荐

E7 古早玛丽苏都不这么拍了

9分钟前
  • idontknowher
  • 较差

好无聊,好浮夸

13分钟前
  • Solla是只喵
  • 较差

【关伦敦生活什么事??】悲丧是喜剧的源泉。高冷寂寞阿姨与元气傲娇少女之间的暗黑喜感撕逼,也是两代女性之间的互相救赎。女孩句句上纲上线,阿姨妙语毒舌,拉斯维加斯show biz世态炎凉的设定也令人耳目一新,而不是洛杉矶好莱坞的自我感觉良好。第二集开始高能,五六集相当惊艳。Jean Smart还在隔壁Mare of Easttown饰演逗奶奶,真是瑰宝。

17分钟前
  • Xavium
  • 推荐

编剧写的太好了,举重若轻,用相差50岁两代女性喜剧人之间的结缘,冲突和互相影响,来讲时代的变迁,女性在职场里的压迫斗争和奋进,讲女权主义。不只是年度最佳喜剧,更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女权主义诗篇。

19分钟前
  • +c
  • 力荐

估计自己没有喜剧细胞 看不出这些段子的笑点在哪 但是很喜欢这里面各人间的互动

24分钟前
  • 晶辰莹星
  • 还行

好久没看这么棒的喜剧了!女主二人的搭配很有看头!剧本演技都是一流。笑着笑着就哭了,哭完又笑,还不缺乏WTF转折

27分钟前
  • 灰猫之爱
  • 力荐

脱口秀编剧的无聊自嗨

29分钟前
  • 大飆飆客
  • 较差

除了套一个脱口秀的外壳,故事本质其实很老套,人为制造冲突与麻烦,否则剧情根本推进不下去,好像一对相声演员,观众没怎么样,他们自己在台上都笑得快不行了

32分钟前
  • 倪德碟
  • 较差

部分桥段比较lame,Debra明显是个丰富多彩的奶奶,囿于时长吧,每集感觉挖得浅了,少了那么点意思。

37分钟前
  • 江南小野田
  • 还行

哇噢

41分钟前
  • 昼夜售蓝
  • 力荐

抽标志凑一凑

45分钟前
  • 小阿
  • 较差

救命啊.....太好笑了

47分钟前
  • Eko
  • 推荐

渐入佳境吧……不得不说一老一少真的太drama了两个人真的很像。就是因为太像了才互相看不惯吧……

52分钟前
  • Eudemonia
  • 还行

两个老女人演的,有啥好看的

53分钟前
  • 拉巨
  • 较差

三星半,好喜欢Deborah的笑声~

56分钟前
  • lord5180
  • 还行

补,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难有亮点,剩下的等想起来再说

57分钟前
  • 山倚疏星人倚楼
  • 还行

HBO拍的也不能改变廉价喜剧本质

1小时前
  • 最原終一
  • 很差

一般吧

1小时前
  • 再见一次月亮
  • 较差